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第A6版:法律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A6版            法律
 
今日关注

2018年6月2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出去谨防四大知识产权风险

来源:中国贸易报  

科技与创新离不开知识产权保护,中国企业走出去之路也需要知识产权护航。我国很多科技企业已在海外销售大量产品,但知识产权布局比例却相对较少,在国际市场竞争时,常被发达国家利用专利诉讼、专利许可等手段,要求每年缴纳大量的知识产权许可费,增加了中企的出海成本。

“去年,中国对外支付的知识产权使用费达286亿美元,逆差超过200亿美元。其中,支付美国的知识产权使用费同比增长14%。如果再算上技术合作和中外合资外方获得的技术费用,该数字会更加惊人。”在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分部部长秦榕看来,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以下四大知识产权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企业海外专利布局不能满足企业走出去的需求。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外向型企业的海外知识产权累积仍然非常薄弱。大部分企业虽有专利布局,但核心技术专利不多,我国企业向海外申请专利的数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距离。同时,我国企业运用并购许可等方式获取海外专利数量不多,在海外专利布局方面,中企还有非常大的空间可利用。

其次,中企频繁遭遇海外知识产权诉讼。很多企业认为未来两年到三年是中国企业遭遇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高发期,这些风险包括“337调查”“301调查”,还包括专利、商标等诉讼。企业一旦在海外遭遇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将承担很高的维权成本。

再次,企业很难跨越技术标准中的知识产权壁垒。技术标准中的知识产权是非常值得企业关注的问题。要想融入产业链,企业就必须采用技术标准,而采用标准就必须涉及专利许可。目前,我国企业应对的意识和手段都比较弱。有数据显示,我国有60%的出口企业遭遇过国外的技术标准知识产权壁垒,每年损失达90亿美元以上,很多大型跨国公司通过专利布局在全球筑起知识产权壁垒,包括行业标准、核心专利等。

最后,技术引进过程中知识产权问题频发。我国企业在技术引进及专利许可过程中遇到不少知识产权问题,如合同中附带不合理技术实施性限制、不允许我国企业在其专利基础上进行再创造/无法应用再创造后知识产权等,这导致我国企业在走出去时受到限制。此外,市场中还存在知识产权许可收费方式不合理的情况,如应用于某一个部件的专利,却按照整机的价格收取高额专利费,企业在签署专利转让许可合同前,要做好全面的专利分析研究。

秦榕认为,企业应加强海外知识产权风险的分析及预警,有效监控目标区域知识产权动态。如果意识到该领域存在侵权风险,就要考虑设计规避路线。如果无法设计规避路线,可以采取知识产权合作的方式化解侵权风险。除此之外,还要完善关键技术领域的知识产权布局。借鉴海外大型企业的知识产权策略,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发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同时,应对核心技术进行合理的知识产权布局,从而收获相应利润。(穆青风)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 通讯地址:北京市三元西桥中国贸易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