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第A8版:文化 上一版3
第A8版            文化
 
今日关注

2018年6月2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本制造” 的文化基因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本报记者 孙允广

提起“日本制造”,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精致简约、性能良好。索尼、丰田、松下、三菱、本田、佳能等品牌可谓家喻户晓。业界专家表示,“日本制造”背后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即便是电饭煲这样的“小产品”,也可看出“匠人文化”对制造商的影响。这种文化被日本人接受和发扬,内化到骨髓,成为日本的文化基因。

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留学生崔花告诉《中国贸易报》记者,日本有很多家族传承的企业及百年老店,街边的一些小店铺虽不起眼,却有上百年的历史,企业主非常看重产品质量和服务态度,很多城市因拥有诸多百年老店而自豪。

记者了解到,日本制造业中不乏跻身世界500强的大型企业,还拥有与这些企业相配套的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群,其中,家族手工业和制造业的数量极为可观。日本亚细亚大学教授泽利昌在《老店铺研究》一书中统计,在10万多家百年以上日本老店中,约有4.5万家从事制造业。这些企业规模虽不大,但往往是所在领域的“巨头”,甚至在国际市场占据相当份额。

科技史博士赵洋认为,日本中小制造企业的创始人大多拥有自己独特的技术或技能,他们精耕细作、精益求精,不断积累和突破核心技术,走在国际前沿,颠覆了“大企业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小企业生产低附加值产品”的传统观点。

“日本匠人文化的可贵之处是沉静务实的自我定位和企业定位,这让企业走得更稳当。”赵洋说,即使日本经济遭遇“泡沫破灭期”,那些拥有核心技术的中小企业还都能存活,最终“东山再起”。

事实上,“日本制造”经历过一段相当长的摸索期。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开始,日本努力学习西方先进的工业生产和管理经验,将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作为指导思想,在引进技术时特别注意防止盲目引进和重复引进。二战后,日本一般只引进技术,不引进设备。在万不得已时也只引进关键技术部分,且大都不是为用于生产,而是为了仿造。

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产业化替代了传统手工业,机械化的批量生产方式使得很多匠人丢失了饭碗。全盘西化的作风也排挤了日本传统文化,使“匠人文化”失去了传承和生存的环境,面临消亡的危险。为此,日本颁布了《文化财产保护法》,对那些身怀绝技的匠人实行“人间国宝”认定制度,文化厅还专门拨款,用于保护无形和有形的文化财产。

除了政府层面,日本媒体和民间机构也大力提倡日本制造“靠谱”,鼓励公民信任日本产品,呵护匠人精神。随着现代制造业和工业设计的发展,日本企业界特别注重把匠人精神贯穿于工业生产中。如在现代家居设计中,注重健康、愉悦、舒适的心理效应,在产品设计上既重视科学性和功能性,也注重体验性和美感因素。

“这些年畅销的日本产品,多是这种精神物化的反映。”赵洋认为,正是这种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换来了 “日本制造”,日本产品涌向国际市场与此不无关系。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 通讯地址:北京市三元西桥中国贸易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