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总会,用好国内外合作渠道,杭州市贸促会——
强化资源联动 放大功能作用
来源:中国贸易报
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世界名城、打造展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窗口,是“后峰会 前亚运”现代化进程中杭州的发展方位,而服务对外开放、服务城市国际化,则是贸促会履职作为的题中之义。
2018年,杭州贸促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坚持改革为先、服务为本、创新为要的发展思路,强化贸促资源合作联动,积极开展“请进来”工作,努力搭建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取得明显成效。一年来,成功引进2019年APEC工商咨询理事会第三次会议、 APEC工商领导人中国论坛落地杭州。积极筹备2020年AIPPI杭州世界知识产权大会。深度参与首届“杭州国际日”活动,邀请比利时、阿根廷等28个国家和地区的72位驻沪领事、国际机构代表参加“驻沪领事杭州行”和杭州民营企业牵手“一带一路”国家对洽会活动。成功举办第十三届中国(杭州)国际休闲产业博览会,15个国家和地区近110家机构、企业参展,国际展位比例达26.6%。联合7个国家和地区的商务机构在杭举办14场涉外经贸活动。较好促进了杭州的国际人文和经贸交流,成为助力杭州市服务对外工作大局的一支重要力量。
杭州市贸促会的主要做法有: 一是对接中国贸促会系统资源抓“请进来”。主动加强与中国贸促会的沟通联系,邀请中国贸促会会长高燕、副会长卢鹏起来杭出席第二十届西博会开幕式和“杭州国际日”活动。4次赴北京拜访总会有关业务部门,沟通对接2019年ABAC会议、商事认证等工作,与总会专利商标事务所共同协商推进2020年AIPPI世界知识产权大会筹备工作。深度对接中国国际商会,组织企业参与阿根廷B20峰会、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等高端商务活动,共享国际资源。特别是努力促成中国贸促会与杭州市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备忘录,开拓了B20峰会后会市合作的新空间,双方将在促进对外贸易投资合作、开展国际交流、提升会展业水平等7个方面开展务实合作,为杭州城市国际化建设、“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建设、服务杭州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等提供智力支持、渠道资源和专业服务。
二是借助国际机构资源抓“请进来”。充分利用贸促会亦官亦民的身份优势,积极开展同世界各国、各地区政府、企业和民间组织的对话沟通和信息共享。杭州市贸促会同300多个国际机构保持友好往来,与37个国家和地区的73个国际商协会签订友好合作协议,形成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全年接待与走访美国、加拿大等36个国家及地区的国际机构和企业87批次711人次,其中包括葡萄牙驻华大使、阿根廷方案党主席、保加利亚工商会会长等一批重要客人以及印度、波兰等8个国家驻沪总领事。以“推介城市形象、精进交流合作、探寻新兴市场”为主旨,先后3次组织政企代表团走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经贸交流,促进杭州与沿线国家的民心相通和贸易畅通。在国际交流中,杭州市贸促会积极宣传杭州经济和人文环境,主动传递杭州与世界各国开展合作交流的美好愿望,为国内外工商界交流合作搭建平台,与各国际机构建立良好伙伴关系,真正做到“走得进门、请得进来、办得了事”。
三是联动委员单位资源抓“请进来”。着力创新国际交流新模式,结合杭州市特色小镇蓬勃发展的态势,大力实施“特色小镇国际对接游”项目。全年共组织32个国家24批次368人次国际嘉宾走进特色小镇,以点带面,以小见大,推动对外交流和经贸合作向更宽领域和更深层次发展,受到特色小镇主管机构、驻镇企业及国际机构、海外企业的双向呼应和好评。着力加强与贸促会委员单位的合作互动,与市政协外事委等部门联合举办杭州民营企业牵手“一带一路”国家对接洽谈会,组织企业积极参与委员单位牵头举办的中英对非投资合作论坛、中非民营经济合作高峰论坛等活动,形成了服务城市国际化、企业国际化的合力,提升了贸促会的组织力和影响力。
四是延伸国际商会资源抓“请进来”。依托国际商会副会长单位,2018年杭州市贸促会分别在印度和泰国设立两个海外联络处,实现了驻外机构零的突破。通过积极搭建与当地政企的沟通桥梁和服务平台,为杭州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便利化对接渠道。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举办12期“贸促课堂”,为1000余家次企业提供专业培训,帮助企业提高国际经营和抗风险能力。以实施国际商会副会长轮值制为抓手,着力激发商会会员参与商会事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国际商会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大数据分析和应用为方向,全面推进企业数据库建设,信息覆盖5300余家企业,探索形成共建共享的贸促工作新模式。
2019年是贸促会深化改革落实的关键之年。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站在新的起点,杭州市贸促会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聚焦主职主业,强化资源联动,放大功能作用,以全球视野推动杭州开放型经济发展,以经贸合作促进市场多元化发展,努力在杭州建设世界名城中发挥新的更大的作用。 (杭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