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
来源:中国贸易报
扩容成为2019年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的关键词。从年初政府工作报告多达六次提到“自贸试验区”,到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发挥好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自贸试验区建设始终受到决策层的关注,成为做好“六稳”工作的重要抓手。
随着国务院今年7月批复同意设立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8月批复同意新设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6个自贸试验区,我国现已形成“1+3+7+1+6”的自贸试验区建设新布局,沿海、沿江、沿边多线推进,东西南北中全覆盖的发展蓝图跃然纸上。可以说,自贸试验区扩区扩的是数量和空间,但更扩的是格局和视野,在WTO多边贸易体系陷入困顿的背景下,它彰显中国坚定对外开放、支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信心和决心。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6年多来,自贸试验区在扩大市场准入、便利贸易投资和集聚高端产业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社会各界对其参与国际竞争、极点辐射带动和经验复制推广等方面也有了更高的期待。无论是国家赋予上海临港新片区具有较强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的定位,还是6个新设自贸试验区建设高标准高质量自由贸易园区,都是在改革创新共性任务基础上的特色探索,必将为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和全方位扩大开放探新路谱新篇。枝繁叶茂,必是树大根深。
展望未来,一方面,国家要完善制度保障,赋予各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创新自主权,加强统筹协调形成改革合力。另一方面,各地要注重服务国家战略、主动担当作为,将制度创新不断推向深入,以高水平的开放平台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现代市场研究所高级经济师 揭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