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第A2版:商贸投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A2版            商贸投资
 
今日关注

2020年3月19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化疫情压力为稳外贸稳外资动力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凡

日前,李克强总理考察外贸外资协调机制时强调,没有更大力度的改革开放,外贸外资是稳不住的。在具体措施方面,他提到,加快推进双边和多边自贸协定谈判,更大范围推广自贸区经验,抓紧缩减外商投资负面清单,一视同仁对待各类所有制、内外资企业,进一步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应对疫情给中国经济,尤其是对外经贸领域带来的冲击,必须国内国际两手抓,政府企业齐上阵。

“签订贸易协定可以降低关税,促进贸易发展,有效降低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影响;缩短负面清单,一视同仁对待国有企业、私人企业和外资及合资企业,是给投资者良好的投资环境信号,降低投资者的风险,进一步吸引投资,可有效应对资本外逃或撤回母国的情况。”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孙瑾说,当下面临发达国家掀起逆全球化浪潮、中美贸易摩擦尚未完全结束和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全球经济下滑等复杂形势,国际贸易与投资势必受到影响,必须要通过双边及多边合作手段稳外贸稳外资。

孙瑾认为,在疫情期间,虽然经济增长受到影响,贸易与投资规模下降,国内面临巨大挑战,但是对深化国内改革而言,可加快进程,为下一步更大范围、更高质量的深度开放发展做好准备提供了较好的机遇。

作为改革开放新高地,自贸区是外贸外资企业高度聚集的区域,理应为抗击疫情、稳外贸稳外资作出表率。在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现代市场研究所高级经济师揭昊看来,推动自贸区经验在更大范围的复制、推广,配合国家减税降费和贸易融资的相关安排,将直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表明中国政府与广大企业共克时艰的鲜明态度。从中长期看,自贸区经验的推广将营造更加优质营商环境,有利于中国打造全球外商投资首选地和最佳发展地。

疫情像一面镜子,很真实地反映了我国目前的营商环境:在有些地方,企业复工复产需要九个部门盖章;在有些地方,各政府部门可以为保障企业物流顺畅而进行一次“接鸡大作战”;有的货物平时需要很久才能通关,疫情期间却可享受“绿色通道”通关的待遇……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揭昊说,面对疫情带来的重大挑战,更大范围推广自贸区经验,既是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既定路径,也是当下改善营商环境的重要手段。具体可从以下几个层次来解读:首先,凸显了自贸区对接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构筑改革开放新高地的功能定位。其次,这就要求推广自贸区在贸易便利化、投资便利化、事中事后监管、法治创新等多领域的经验,具体区域也要扩展到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国家级新区和国家级开发区之外,乃至整个关境。最后,这也意味着国家对自贸区进一步自主开放、不断开放、加大开放有新期待,对其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有新要求。

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稳外贸稳外资带来了压力,在倒逼我们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同时,也为疫情后“逆袭”储备了能量。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 通讯地址:北京市三元西桥中国贸易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