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汪力成:
塑形“中国创造 全球制造”的新时代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凡
新冠肺炎疫情到底会改变什么?许多专家学者、企业家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华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汪力成给出的答案是:疫情将会成为全球化大分工再次改变的分水岭。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源于全球化,得益于全球化,也离不开全球化。当前的中国需要动态适应新的国际环境,“中国创造、全球制造”的时代已经来临。
改革开放以来,全球各行各业的产业链加工环节都在向中国集聚,将中国变成了“世界工厂”。而目前,逆全球化、单边主义抬头,加之疫情在全球蔓延的影响,一些“去中国化”的杂音泛起,美国正在主导着一场全球国际治理秩序的重构运动。
在汪力成看来,中国千万不能低估美国在全球的影响力,不能低估美国挑起金融战、科技战、贸易战甚至政治战等全方位打压所带来的巨大杀伤力。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中国唯有坚定地对外开放、对内改革,才能更好应对和谋求破局。
“我们要看到自己的优势和短板在哪里,然后才考虑怎样应对大变局。目前,中国在制造业上还有三大明显优势,别人是暂时取代不了的。”汪力成指的就是我国拥有门类齐全的产业、完整的产业链、高效的供应链。但近几年中国自身的生产要素成本快速上升,加上中美贸易摩擦、反全球化势力抬头,这些因素都导致产业链的很多环节正在“移出”中国,“在供应链上完全‘去中国化’,我认为这是美国的一厢情愿,但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改变过往大分工格局,变成‘主网+分布式网络’的混合模式,或是大概率的趋势。”
汪力成分析说,在中低技术含量的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未来十年将会逐步形成几大区域的分布集群:中国和韩国、日本的经济合作会进一步加深,而不是减弱;以泰国、越南、印尼为主的东南亚地区,在制造业上不可避免地崛起;以印度为主的南亚地区也将迅速崛起;以墨西哥为主的北美地区将成为美国的产业回撤地;以摩洛哥、突尼斯为主的北非地区将逐步成为欧洲国家产业梯度转移的集聚地。
“未来的大趋势一定是尽可能贴近下游用户,靠近最终消费市场。对于不可避免会部分或全部转移出中国的供应链,相关企业应主动应对,积极参与供应链格局的重构,继续保持话语权。那些针对中国市场的产品和上游的供应链,一点儿都不用担心,它不可能移到外面去,否则它的竞争力反而弱了。”汪力成说,未来十年,是全球化经济分工调整的十年,对于中国各行各业庞大的产能而言,仅仅靠国内市场是无法消化的,“该走出去就要走出去,该留下来就要留下来,该升级的就要升级,这是一个腾笼换鸟的过程。”
这也就是说,未来,中国除了需要保留、提升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优势产业、优势供应链以外,也需要中国企业主动走出去,通过国际产能合作,将供应链环节嵌入到调整以后的全球供应链中。
按照汪力成的经验和看法,在目前的状态下,适合走出去的产业、企业可以分成以下几类:一是国内赛道已经非常拥挤,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空间和竞争力的企业。如果国内市场还有很大空间,没有必要冒更大的风险挤这条路;二是在国内生产要素成本即使通过机器换人也已无法竞争的产品;三是下游客户在欧美地区或已向欧美地区转移的产品;四是参与国际复杂产业链分工,但在供应链上没有话语权的企业;五是主要市场在中国,但供应链高度依赖海外资源的企业;六是容易被欧美国家列入反倾销或加税目录的产品。
“如果用这一场景设想,十年后中国境内的产业逐步向产业链、价值链的上游集聚,优势将更加明显。这并不是让企业简单地把下游丢掉,而是把下游分布到全球不同地方,离客户、离消费市场更近的地方,这样竞争力会更强。”汪力成认为,这种转移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完成自身转型升级的过程。全球制造并不意味着制造业都转移到国外去,而是由中国企业创造、主导和拥有知识产权的产业,无处不在地深度嵌入到全球制造业生态之中,最终实现“中国创造、全球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