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第A6版:法律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A6版            法律
 
今日关注

2021年1月19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强司法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 促成有序的市场体系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本报记者 钱颜

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于日前举行,最高人民法院提出,要加强司法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深入研究平台企业垄断认定、数据收集使用管理、数字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问题,保障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促进形成全国统一、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安全研究所陈志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加强司法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有利于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推动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司法工作。

上海交通大学竞争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先林认为,反不正当竞争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和消除不正当竞争,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反垄断的目的则是防止竞争不充分。两者都是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法律工具,在保护市场竞争机制上有着共同的取向和积极作用,它们都对市场竞争行为进行规制,都有利于维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维护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来说,两者都是必不可少的。

据了解,去年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印发《关于汽车业的反垄断指南》等4部指南,阐释反垄断执法思路,增强反垄断法律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可预期性,为市场主体建立公开透明的制度规则。市场监管总局制定《禁止垄断协议行为暂行规定》《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暂行规定》和《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暂行规定》3部规章,统一反垄断执法程序、尺度和标准。

陈志表示,近期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也接连对多起未依法申报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案进行调查,对涉事公司进行了行政处罚。对我国互联网企业来说,加强平台监管,可以与欧美发达国家政策接轨,在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时更好地规避相应风险。

陈志提醒企业,各国的反垄断法和竞争法规则有所不同,在参与国外竞争的同时,也应做好相应的合规准备工作。

“在反不正当竞争领域,以互联网平台强迫经营者‘二选一’为代表的排除和限制竞争行为凸显。”陈志表示。当前,购物、外卖、社交、酒店旅游、音乐等商品和服务网络平台发展迅速,市场集中度日益提高,有的平台利用优势地位和商家对其的依赖性,采取不正当手段强迫中小商家在平台间“二选一”。

1月14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官方微信公号发布消息称,市场监管总局根据举报,依法对唯品会(中国)有限公司、广州唯品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涉嫌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立案调查。去年12月,唯品会就曾因“双十一”期间存在不正当价格行为,被市场监管总局处以50万元的罚款,一同被罚的还有京东和天猫两大电商平台。

“这将导致部分商家被迫压减产能、裁减员工,导致线上不正当竞争影响向线下传导。”陈志表示,恶意对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实施不兼容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也非常普遍。这种行为涉嫌以技术手段,通过影响用户选择或者其他方式,实施妨碍、破坏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服务正常运行,下一步可能成为监管部门重点调查的对象。相关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对于互联网领域的竞争尽管一般持鼓励创业、创新的态度,但也要维护好市场竞争秩序。因此,建议企业遵守社会公认的商业道德,避免采取违法手段去争取交易机会或者破坏他人的竞争优势。

“在当前统一市场监管的格局下,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仍面临着不少困难,这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机构建设,主要包括:优化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机构的设置,增加人员编制;在市场监管部门内部合理配置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权;采取切实措施强化反不正当竞争执法能力建设。”王先林表示。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 通讯地址:北京市三元西桥中国贸易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