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第A5版:会展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A5版            会展
 
今日关注

2021年1月2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山会展业:在挑战与机遇中前行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本报记者 胡心媛

近日,广东中山市商务局印发的《中山市商务发展专项资金(促进会展业发展项目)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将于3月1日起实施的《细则》对举办展览项目、引进展览项目、举办会议、会展认证、会展培训以及参加境内展览等六个方面明确了扶持计划。

中山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发布该《细则》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促进中山市会展业发展,提高会展业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水平,同时鼓励企业参加境内展览,开拓市场。

支持会展业发展

“疫情发生以来,会展业遭受了巨大冲击,线下会展项目全面停摆。随着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在有关部门和中山市会展协会、企业的努力下,中山会展经济正在逐步有序复苏。自去年6月以来,中山已陆续恢复举办多场展会。” 中山市会议展览协会会长方平表示,近年来,中山会展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周边几大会展城市带来的压力。

珠三角会展业发展由来已久,依托当地乃至全国、全球的经贸发展,以广交会等大型会展率先开启了湾区会展业发展的篇章。近年来,经济的深层次改革,使会展业的需求不断扩大,也对会展业发展有了更高要求。

中山位于珠三角大湾区中央区位,从展览数量上来看,广东省约77.80%的展览会项目集中在广州、深圳、中山、东莞4个城市,中山在此四个城市中逊色得多。方平认为,周边会展业兴起,对中山来说,既是压力也是动力,中山会展业应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根据《细则》,扶持对象为在中山市行政区域内依法设立的企业和行业商协会。对在中山市内展馆举办、展览净面积不小于5000平方米、展期不少于3天且未使用财政资金的贸易类展览(即展览面向专业观众,不包括以个体消费为主的展览)的举办单位予以扶持,包括场馆租赁费用扶持。按实付场馆租金的30%给予举办单位扶持,扶持金额不超过10万元。

《细则》还明确了扶持上限,每个展览项目举办一届,举办单位可获扶持金额不超过50万元;同一展览项目举办多届,举办单位可获年度累计扶持金额不超过80万元;每个举办单位举办多个展览项目的,年度累计可获扶持金额不超过80万元。

2020年,中山市商务局发布的《中山市促进会展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力争到2023年,中山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市场规范、竞争有序、功能完善、机制健全、服务优良的会展业发展体系,高标准建设翠亨新区国际会展中心、重点支持5-10个本土品牌会展项目等。

发挥自身优势

“中山自身存在一批实力不俗的特色产业,如灯饰、红木、五金,只要这些特色产业保持发展势头,能获取全国乃至全球行业头部位置,那么他们必定拥有旺盛的会展需求。”方平表示,当前中山会展业应结合自身实际,避开与深圳、广州等城市的直接竞争,用当地产业及政府招商带动会展业发展。

记者了解到,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山已逐步形成了灯博会、服博会、电展会、游博会等特色展会。中山会展业近年融入了各乡镇特色,以优越的地理方位、独具特色的人文自然环境,创造了“一品一展”的独特会展模式。

“中山的会展是在一镇一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展会,定位是小而精的产业会展。广佛深的会展经济做得好,中山可以承接他们的产业辐射,为中山会展产业市场带来更大空间。”方平表示,中山展览展示设备产业发达,随着会展业发展,对展览展示设备需求增加,中山的展览展示设备产业可以发挥好产业集群优势。

据了解,中山除发挥自身产业特色举办相应展会,还在对接会展重点城市上布局会展产业园,吸引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会展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形成产业集聚。

“我们一直在与深圳、广州等会展重点城市对接融合,体现错位互补,推动形成会展业协同发展格局。重点引进会展项目策划、市场营销、广告宣传、搭建装饰、仓储运输等配套服务业,吸引会展产业的相关组织机构、经营实体、产业人才融入集聚中山。”中山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山拟加大国内国际会议引进力度,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各方参与的国内国际会议引进机制,加大申报国内国际会议、论坛的力度,推动“会”“展”融合发展,鼓励以“会展+论坛”和“会展+峰会”等模式,通过积极申办、引进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高峰会议和体现国内外行业话语权的论坛会议,进一步提升中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 通讯地址:北京市三元西桥中国贸易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