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稳中向好处于加固的状态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本报记者 王曼
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发布数据,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321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7%,比一季度回落5.6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5.3%,两年平均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8402亿元,同比增长7.8%,两年平均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07154亿元,同比增长14.8%,两年平均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96611亿元,同比增长11.8%,两年平均增长4.9%。
“从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国民经济稳中向好处于加固的状态。三大产业增长速度都不低,并且协调增长,这反映出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是发展实体经济,避免空壳、空心。”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原副院长白景明在中新社举行的“国是论坛:2021年中经济形势分析会”上分析。
“上半年我国经济稳中向好、稳中加固形势的形成与货币金融政策的支持是分不开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表示,上半年,货币供应量保持相对平稳的增长,1月至6月份增速分别为9.4%、10.1%、9.4%、8.1%、8.3%、8.6%。“信贷政策、社会融资政策提供了好的支持,可以说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增长。”
“从现在的基本面看,中国依然是全球经济社会秩序恢复最好、经济动力比较充沛的主要经济体。”中国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说,全球经济现在进入复苏轨道当中,像欧美日PMI都已经恢复到疫情前水平,无论是世界银行还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都相对乐观,世界银行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长5.6%,IMF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长6%,在这样一种大的背景之下,全球市场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也在复苏,对中国外贸增长的拉动作用较好。
据海关统计,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8.07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1%。6月,我国外贸进出口3.29万亿元,同比增长22%,自2020年6月起连续13个月实现同比正增长。
“中国外贸延续了去年下半年的增长势头,目前态势较好。”张建平说,在目前疫情和全球衰退叠加背景之下,从2020年中国外贸由负转正,到现在中国出口能够保持13个月连续正增长,是特别难能可贵和超预期的。
在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看来,中国经济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开了一个好头,若按照当前趋势走下去,预计2021年全年经济增速能保持在8%或8%以上的水平。
宗良建议,未来要考虑能够实现2021年到2022年的有机衔接,防止国际上各种各样的不利环境的影响,同时供给侧应能够更加满足市场需求,实现动态平衡。
为此,宗良提出四个建议,一是应合理安排财政与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平稳增长,要以我为主,总量与结构并行,在促进经济增长时稳步地调整优化结构。
二是应加大民生支持力度,从需求层面上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从投资的方面要让供给始终围绕着民生。
三是应稳住市场预期。一方面要保供稳价,不要让通胀形成一种巨大的压力,同时让中小企业的压力不断减少。另一方面要稳住汇率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和双向波动。
最后是应警惕外部输入风险的传递效应。宗良说,总体上要保持好中国货币政策的力度,有效支持中国经济发展,把自身经济做好了,才能抵御各种各样的外部风险。
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表示,下半年中国政策的重点需要兼顾稳增长、调结构和促转型,防止经济超预期回落。他提到,近期中国货币政策已作出一些主动调整,财政政策也应保持必要扩张力度和前瞻性,针对目前结构性、不均衡的复苏进一步发力。
谈及未来出口形势,张建平说,当前外贸企业面临着出口压力加大、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的挑战。
面对压力和挑战,张建平建议,希望外贸商协会组织能够更加精准和有针对性地扶持外贸企业,给外贸企业提供风险识别和防范的相应服务举措,帮助外贸企业更好发展。同时,应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努力塑造外贸新动能。商务部最近数据显示,中国跨境电商规模最近5年增长了近10倍,将来通过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会给中国外贸注入新动力,能够带来新的市场份额。
张建平提醒,应强化外贸市场多元化发展。在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把“一带一路”国家市场潜力挖掘出来,对中国未来外贸的成长也是非常大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