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F报告:科学设定2022年经济增长目标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本报记者 王曼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近日发布的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2021-2022)认为,2021年中国宏观经济持续复苏,但受基数因素和下半年复苏势头放缓影响,前高后低的态势明显,预计第四季度实际GDP增长3.9%,全年经济增长8.1%,实现全年6%以上增长目标。
报告分析,2021年中国宏观经济呈现出“前高后低”“结构分化”和“压力加剧”的运行特征。一方面,疫情防控的总体稳定、外资外贸的景气持续、高新技术产业的持续向好以及全面小康目标的顺利完成,为中国宏观经济在疫情期间的持续复苏提供了持续的动力和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疫情的反复、极端天气的出现、大宗商品价格的高企等因素,使中国宏观经济下行的压力自二季度持续上扬,经济复苏进程有所放缓,前高后低的态势明显。
报告认为,2021年中国宏观经济呈现出一些新现象。首先,成功的疫情防控和制造体系的强大依然是中国宏观经济在疫情期间持续复苏的核心基础之一,外贸和外资的持续高涨依然是经济复苏的核心动能之一。中外防疫能力的差别以及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使中国疫情防控红利和全球供应中心效应有中期化的趋势,外需对宏观经济复苏的贡献出现超预期的持续。
其次,中国科技自立自强战略的全面启动、疫情带来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全球对高技术制成品的需求持续上扬,导致疫情期间创新驱动发展态势持续向好,数字经济占比持续上升,高新技术行业利润增速与投资增速保持高位运转,研发投入新型激励体系开始出现,新旧动能转换在疫情期间得到了加速。
报告认为,2022年中国宏观经济必将逆转2021年经济复苏乏力、增速回落的势头。一方面它将部分延续2021年宏观经济复苏的动力和基础,另一方面在宏观经济政策再定位、协调体系再调整以及十四五规划全面落实等因素的作用下,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将得到极大的缓解,各方面增长表现将逐步回归常态。预计2022全年实际GDP增速将达到5.5%左右,并呈现前低后高的运行态势。
对于2022年中国宏观经济可能面临的挑战,报告分析,一是西方主要国家很可能在疫情防控上全面放开,这将引发后疫情时代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调整的再调整。二是全球通货膨胀的出现、全球金融市场的新动荡以及全球供应链在疫后的持续调整等因素将给中国宏观经济的外部环境带来正反两方面的不确定性冲击。三是2021-2022年是中国四大转型全面启动和全面叠加的年份,即从传统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大转型、从简单的开放战略向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大转型、从高污染排放向低污染排放的低碳绿色大转型、房地产—地方财税体系大转型。中长期结构调整将持续,与短期稳增长防风险可能产生冲突。
报告建议,科学设定2022年经济增长目标,建议提出“基于疫情的增长目标”,以更好地发挥预期引领作用。在新发展格局的统领下,深入推进结构性改革和结构调整,构建新红利和解决结构性问题,充分释放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