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新时代砥砺前行 推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
——迎接第22个世界知识产权日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所长 龙传红
2020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2021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和《规划》对我国知识产权事业未来发展作出重大顶层设计,绘就了新时代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宏伟蓝图。我国已全面开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征程,知识产权事业发展阶段、发展模式和治理方式也将发生重大转变,知识产权制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断发挥重要作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输送不竭动力。
一、我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取得瞩目成绩
我国知识产权事业从无到有,不断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知识产权法规制度体系逐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效果、运用效益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大幅提高,涌现出一批知识产权竞争力较强的市场主体,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发展之路,有力保障了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当前我国正逐步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取得瞩目成绩。
1.全面加强顶层设计,清晰绘制未来发展路线图。
《纲要》和《规划》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识产权强国注入强大政策驱动力,着重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谋划我国未来十五年知识产权战略机遇期的目标任务,共同绘就宏伟蓝图,体现了知识产权事业发展顶层设计全面加强,极大地激发了全社会创新活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服务于国家创新发展战略,走好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发展之路。
2.稳中求进,扎实推进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
我国知识产权事业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的转变进程全面提速,全面取消知识产权申请环节资助奖励,以空前力度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和商标恶意注册行为,行业秩序显著好转。“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指标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首次成为“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20项主要指标之一,凸显了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主题,构建了知识产权高水平发展格局。
3.国内创新主体活力得以激发,外国企业信心持续增强。
根据国新办举行的2021年知识产权相关工作统计数据发布会报道,截至2021年底,我国国内拥有有效发明专利的企业达到29.8万家,较上年增长5.2万家,国内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90.8万件,同比增长22.6%。2021年,国外申请人在华发明专利授权11万件,同比增长23.0%;商标注册19.4万件,同比增长5.2%,其中美国在华发明专利授权、商标注册同比分别增长32.1%和17.3%。国内创新主体和国外企业知识产权授权数量均保持较快增长势头,表明企业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和营商环境抱有坚定信心。
4.知识产权审查、保护、运用和服务能力稳步提升。
根据2022年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工作报告,知识产权各项工作稳步发展:在审查方面,高价值发明专利审查周期压减至13.3个月,发明专利平均审查周期压减至18.5个月,商标注册平均审查周期稳定在4个月。在保护方面,共处理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4.98万件,同比增长17.4%,新批准建设25家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到80.61分。在运用方面,2020年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达到12.13万亿元,同比增长5.8%,占GDP比重达到11.97%,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额达3098亿元,同比增长42%。在服务方面,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数量达到7.3万家,从业人员超过86.5万人,营业收入超过2250亿元。
5.全方位、多层次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
中国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动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积极参与完善知识产权国际规则体系,致力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国际规则与标准制定,提升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水平,加强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机制建设,便利我国市场主体知识产权海外获权,加强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援助工作。2021年在国际合作方面,开展高层级多双边合作,主办多场国际合作会议,做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实施配套服务,有序落实中欧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实现244个中欧地理标志产品互认互保。
二、我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面临挑战
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1年9月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国排名由2013年的第35位连续升至2021年的第12位,位居中等收入经济体之首,是世界上进步最快的国家之一,成为名副其实的知识产权大国,具备了向知识产权强国迈进的坚实基础。我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前途无限,但尚存挑战,还存在“数量大、质量差、价值低、不平衡、人才少”等现实问题。
1.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尚不完善。
当前,我国门类齐全、结构严密、内外协调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尚不完善,还需开展知识产权基础性法律研究,做好专门法律法规之间的衔接,增强法律法规的适用性和统一性。地理标志、外观设计等专门法律法规尚需探索制定,专门保护与商标保护相互协调的统一地理标志保护制度也需健全。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新领域新业态,数据产权、人工智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开源知识产权和法律体系等还需研究论证,加快立法。遗传资源、传统知识、民间文艺等获取和惠益分享制度建设还需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综合保护体系也有待完善。
2.还存在“数量大、质量差、价值低”等现实问题。
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阶段需要把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虽然我国专利申请数量近些年来持续位列世界第一,但仍存在高质量专利占比低、关键技术和核心领域经常被“卡脖子”、非正常专利申请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泛滥等现象。我国商标申请量也稳居世界第一,但商标恶意抢注行为、商标囤积行为仍屡禁不止。2021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向地方通报4批次81.5万件非正常专利申请,前3批撤回率达97%,打击恶意商标注册申请48.2万件。此外,我国知识产权区域发展不平衡、行业企业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3.知识产权司法和行政保护体系还需在完善中加强协同。
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体系建设上,还需要进一步健全知识产权案件上诉机制,优化知识产权审判组织的设置和布局,推进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审判机制改革。在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体系建设上,还需要建立统一协调的执法标准、证据规则,建设知识产权行政执法监管平台,完善跨区域、跨部门执法保护协作机制。知识产权司法和行政保护之间也需加强协同,明晰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的职责权限和管辖范围,健全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衔接机制,形成保护合力。
4.知识产权高水平运用不足,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撑不够。
当前,中国不少企业仍存在高质量专利储备不足、专利对企业发展的贡献度不高的问题,也未能积极主动地开展知识产权资产评估、交易、转化、投融资等运营活动。整体来看,我国知识产权运用在市场化、产业化、资本化方面还有较大欠缺,知识产权运用水平高、竞争力强的世界一流企业占比小,知识产权涉外风险防控和纠纷处置能力低。还需不断建立完善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市场化运营机制、运营平台,加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度。
5.知识产权服务体系还需优化,服务能力水平尚待提升。
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方面,当前我国知识产权大数据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力度、便利度还不够,各类知识产权基础信息开放深度、广度不足,尚未实现与经济、科技、金融、法律等信息的共享融合,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政务服务能力有待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整体上还存在着“从业人数不够多、能力不够强、业务不够精”的问题,代理行业发展还存在区域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整个行业内部规范程度还不够,对人才吸引力不足,部分代理机构甚至存在违规行为。
三、贸促会专商所积极作为,投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简称专商所)作为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知识产权事务所之一,不仅见证了中国知识产权制度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也是中国知识产权法律服务行业的先行者、开拓者和引领者。今年正值专商所成立六十五周年,作为知识产权服务行业的国家队,专商所在新时代新阶段,将进一步投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踔厉奋发,争取新作为。
1.积极服务中央战略决策部署,树立行业标杆。
专商所围绕中国贸促会商事法律服务职能,做好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服务主责主业,坚持稳中求进,贯彻落实《纲要》和《规划》要求,稳优势、调结构、促增长、控风险,制定《专商所“十四五”发展规划》《专商所2022年工作要点》《专商所支持企业海外知识产权布局保障机制建设方案》等一系列制度措施,做精做优做强商事法律服务,擦亮“国家队”金字招牌,切实保护创新主体的核心竞争力和商业利益,体现国家队的担当作为,树立知识产权服务行业的标杆。
2.强化服务,提升质量,助力高水平科技创新。
专商所不断致力于提高服务能力、水平和质量,提升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专业性和权威性,探索建立国家基础性应用研究、尖端科技创新等重点项目的知识产权服务保障机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对国内高水平科技创新、攻克“卡脖子”技术的支撑作用,助力市场主体提升品牌竞争力和美誉度。2021年专商所克疫攻坚,知识产权咨询、申请、无效和诉讼等各项业务数量质量均取得新突破,继续行业领跑,助力7家企业入围最新一届中国专利奖名单,获得国内外企业、各级知识产权机构和各级法院的诸多好评,斩获海内外多项荣誉。
3.代言工商,推动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
专商所切实承担中华全国专利代理师协会等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副理事长单位等职责,发挥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常务理事单位作用,加强与各级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各级贸促会的业务联系和合作,加强知识产权相关工作调研,深入了解企业知识产权方面“急难愁盼”问题。专商所还加强对国内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热点问题和法律法规、典型案例、指导案例的研究,深入参与国家在知识产权领域的立法修法、政策制定工作,做好知识产权政策法规宣传推介工作,积极配合国家知识产权局行业整治专项行动,推动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
4.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参与知识产权领域国际合作。
专商所发挥国内海外双重优势,不断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国际交流,深化知识产权领域国际合作,与国外知识产权非政府组织保持密切联系,加强信息沟通,深化同“一带一路”国家、RCEP成员国、金砖国家等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合作交流。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AIPPI)中国分会秘书处和国际许可贸易工作协会(LES)中国分会秘书处均设在专商所,专商所充分发挥平台优势,积极筹备2023年AIPPI(杭州)世界知识产权大会和2022年金砖国家知识产权论坛,致力于推动我国知识产权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四、结语
知识产权在国家发展战略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我国知识产权制度正在对激励创新、打造品牌、规范市场秩序、扩大对外开放发挥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核心专利、知名品牌、精品版权、优良植物新品种、优质地理标志、高水平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高价值知识产权拥有量大幅增加,商业秘密保护不断加强,遗传资源、传统知识和民间文艺的利用水平稳步提升,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正在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我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进程中虽然还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但只要坚持建立健全《纲要》和《规划》落实机制,进一步细化落实行动方案和实施路径,就必定会实现“制度完善、保护严格、运行高效、服务便捷、文化自觉、开放共赢”的知识产权强国总体目标,推动知识产权与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深度融合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实保障。专商所顺应新时代要求,锚定宏伟蓝图,积极投身于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必定天高地广,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