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企业加强合作助力可持续发展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本报记者 王曼
中国英国商会日前发布的《2022年在华英国企业建议书》显示,过去两年,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造成了长期影响,但许多在华英国企业依旧可以相对有信心地开展业务,与供应商合作。《建议书》认为,中国的金融服务、零售和消费品等众多行业的持续开放以及中国的创新潜力和气候承诺,都是英国企业对中国市场保持乐观的原因。
《建议书》指出,过去一年,中英两国从企业界到政府层面,都在持续深化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合作。中国政府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因此在华英国企业认为在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建筑环境服务和金融服务等多个行业,都将迎来越来越多的发展良机。许多英国企业正在投资这些领域,将可持续的产品和服务以及技术专业知识引入中国市场,这将推动中国的绿色转型,中英企业在这些领域的合作能够为两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在可再生能源领域,中国致力于使用更清洁的能源,包括增加天然气消费和促进对太阳能发电、海上风电和核电等清洁能源的投资等,因此英国有大量机会参与中国能源市场。随着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中国正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金属回收能够减少能耗和碳排放,随着中国的重工业开始着手脱碳,对金属回收的需求将大幅增长。欧盟和英国在这个领域有丰富的经验,英国企业可以利用自身的专业经验,帮助中国增强行业能力,因此中国市场前景乐观。
在建筑领域,2022年以及未来,建筑领域的可持续性发展模式依旧有巨大的机会。中英两国都提出了在未来几十年减少碳排放的远大目标。建筑环境服务业是主要排放源之一(包括隐含排放和运营排放),因此在该行业推动可持续发展对于英国(2050年)和中国(2060年)实现净零排放目标至关重要。中英两国在绿色建材、城市韧性规划、可持续设计与施工以及运营流程和监控或认证标准等领域有大量合作机会。积极开拓中国市场的许多外资企业正在努力将市场领先的实践和创新理念作为市场差异化优势和吸引客户参与的卖点,并且愿意帮助完善行业标准。
在疫情防控方面,及时全程接种新冠疫苗以及加强针是科学防疫的有力武器。对此,《建议书》提到,在抗疫的过程中,应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探索新的解决方案,如新冠疫苗、中和抗体、小分子药物以及其他手段多管齐下,有效预防,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为全球走出疫情而不懈努力。在中国关于“一带一路”疫苗合作伙伴关系和全球疫苗合作行动的倡议下,希望社会及产业各界携手合作,共同落实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共识,促进疫苗在发展中国家提高可及性和可负担性,推动全球新冠疫苗、中和抗体和其他新冠治疗药物的生产供应与公平分配,为全球疫情防控事业作出努力。
展望未来,《建议书》认为,尽管最近一波疫情给企业带来了许多挑战,但中国的市场潜力使英国企业依旧保持乐观,而且过去一年监管领域的一些积极变化,也给企业提供了更多保障。未来,随着疫情好转,企业将会进一步恢复乐观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