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第A1版:要闻 4下一版
第A1版            要闻
 
今日关注

2022年6月2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民经济下半年有望稳定在合理区间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本报记者 周东洋

5月,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带来的严重冲击,我国生产需求逐步恢复,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国民经济呈现恢复势头。业内人士普遍表示,下半年,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全力推动稳增长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国民经济持续恢复。

“5月,我国经济运行的积极变化有所增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近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总体改善,稳增长的政策措施效果逐步显现,主要指标多数出现改善,部分受疫情冲击较大的地区,经济出现了反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生产供给逐步回升。物流保通保畅的效果不断显现,企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工业、服务业均出现了回升。工业生产由降转升,5月规模以上工业同比增长0.7%,上月为下降2.9%。二是国内需求有所恢复。市场销售降幅收窄,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6.7%,降幅比上月收窄4.4个百分点。投资平稳增长,前5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2%,保持基本稳定。三是外贸进出口明显加快。外贸物流逐步改善,外贸企业生产恢复,前期积压外贸订单释放、货物进出口增速回升。5月,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9.6%,增速比上月加快9.5个百分点。四是就业改善、物价总体稳定。五是结构优化升级态势持续。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较好。5月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增速比上月加快0.3个百分点,明显高于规模以上工业的增长。六是部分受疫情冲击较大的地区恢复加快。5月长三角地区和东北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下降3.2%和1.1%,降幅比上月收窄超过10个百分点。

相关专家告诉记者,5月,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部分前期受疫情冲击比较大的地区工业生产改善,企业复工达产持续推进,被抑制的终端消费也重归活跃,经济活动逐步恢复正常,内需和外需都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提振。在一揽子政策措施护航下,6月经济有望进一步回暖。但也要看到,当前,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仍面临不少困难挑战。一方面,我国经济主要指标增速还处于低位,产业链供应链仍受到疫情冲击,投资、消费、外贸等均承受下行压力;另一方面,全球疫情叠加俄乌冲突导致粮食危机、能源危机和债务危机加剧。

“面临众多挑战,我国应综合施策,积极应对。”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日前在第43届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上表示,在目前面对的诸多问题中,短期挑战表现为消费增速下滑、失业率上升、俄乌冲突等。针对短期风险,应采取有效的政策回应。从中长期看,我国要保护投资者的积极性。健康的市场经济是全社会的利益共同体,这其中政府部门、投资者和劳动者都必须激励相容,因此要协调各方工作,特别是保护民营企业的发展,同时也要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通过综合施策,下半年经济增速有望稳定在合理区间,中国经济仍将释放出巨大的增长潜力。”李稻葵说。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厉克奥博表示,今年最有望发力的是基建,但是现在力度是低于预期的。他建议,要增加专项债的额度,甚至考虑发行基建的特别国债,畅通基建融资渠道,加大基建投资力度。中银国际证券高级宏观分析师张晓娇认为,在基建投资带动下,三季度经济增速将明显恢复,下半年经济增速会有所回升。

“今年中国的经济增速会呈现一个较明显的V字形。”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明认为,下半年,稳住经济大盘需财政、货币和监管政策等一同发力。考虑当前生猪价格开始回升、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在物价明显出现攀升前,我国应当抓住当前汇率企稳的时间窗口,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 通讯地址:北京市三元西桥中国贸易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