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第A1版:要闻 4下一版
第A1版            要闻
 
今日关注

2022年6月2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世界贸易组织MC12就新冠疫苗知识产权达成协议

专利强保护下 多边机制转圜疫苗获取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伟伦

近日备受关注的世界贸易组织(WTO)第12届部长级会议(MC12)在日内瓦落下帷幕。虽然多项议题存在分歧致使会期一再被延长,但WTO仍充分发挥了多边主义作用,164个成员最终达成一系列成果。记者注意到,在此项一揽子协议中包括各方瞩目的《关于〈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TRIPS)协定〉的部长决定》,旨在为发展中成员提高新冠肺炎疫苗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根据此项协议,无需疫苗权利人批准,发展中国家就可以生产“所需产能范围内的疫苗”,以对抗新冠病毒大流行。

受访的业内人士表示,MC12围绕全球抗疫作出的努力值得肯定,虽然短期来看,知识产权豁免协议是一次“重大胜利”,但是一些发达国家基于各种优势,拥有较大知识产权话语权,全球推动药品专利强保护的趋势仍不可逆转。

对逆全球化的有力回击

“在全球动荡、多边贸易体制面临严峻挑战的困难时刻,MC12的成功,标志着多边主义一次关键而重要的胜利,充分展示了WTO成员的团结协作和共克时艰的决心,进一步提振国际社会对多边贸易体制的信心,为应对全球挑战、世界经济复苏注入一股强劲暖流。”中国商务部在其官网中明确指出,“中国是多边贸易体制的坚定支持者和建设者,中方将认真落实会议各项成果,积极参与WTO改革,推动WTO在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促进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繁荣稳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世贸组织总干事伊维拉表示,为应对疫情带来的持续冲击,这一刚刚通过的声明将使在这场疫情中以及下一次大流行中获得医疗用品等产品的机会更加可预测,而在TRIPS豁免方面达成的妥协将有助于疫苗生产能力的分散和多样化。

“在地缘政治日益动荡的今天,WTO作为多边主义解决机制的典型代表,在解决全球利益争端中发挥了应有作用,这也是对逆全球化倾向的有力回击。”北京观韬中茂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知识产权业务委员会主任李洪江律师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最终通过的版本较各发展中国家提议的最初版本要求有所弱化,但仍取得了较大进展。该决定允许根据该决定生产的新冠肺炎疫苗产品出口至适格成员,以应对疫苗生产国产能不足与消费国巨大需求之间的矛盾。此外,尽管当前决定并不适用于诊断和治疗产品,但仍规定在6个月内延伸至诊断和治疗产品,向发展中国家的药品可及性赋予改善预期。这些都有助于保障不具备疫苗生产能力的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健康。

“强制许可”上的更进一步

记者通过梳理发现,早在2020年10月,关于新冠疫苗专利豁免的工作就已经提上了日程。印度和南非向WTO提交了一份有关豁免新冠疫苗知识产权的提案。但此项提案遭到了美国、英国和欧盟的一致反对。随着全球疫情的反复延宕,美国的官方态度在2021年发生了变化,转向支持WTO豁免新冠疫苗专利权保护的倡议。不过欧盟和美国部分派别仍持反对意见。

“维持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可以作为激励创新投资和许可技术转让的基石,以便各方能够有效对抗疫情中的新毒株以及任何未来的疾病和流行病。”欧盟在此前向WTO递交的提案中说。

随后的几个月里,美国事实上基本置身于疫苗知识产权豁免谈判之外,这一谈判主要由欧盟、英国和瑞士牵头同印度和南非进行。

在谈判中,欧盟更为认可的方式是使用强制许可,即对于有生产能力的企业,可以由权利人决定谁来生产,这种方式可以指定疫苗使用地点,比如在非洲生产就仅供非洲大陆使用,规避商业利益冲突。

对此,李洪江表示,知识产权私权化的扩张必然导致知识产权权利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冲突,发达国家由于经济优势及研发优势,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较大知识产权话语权,这也是为什么欧盟国家坚持专利保护而非专利豁免的原因。

“面对如新冠肺炎疫情这种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和逐利本质带来了对公共利益的挑战。”李洪江认为,在全球疫情防控面前,如果过分强调知识产权保护,那么受疫情影响却研发实力不足的疫苗需求成员国民众的公共卫生健康,就难免会受到消极影响。因此这迫切需要一种平衡,即要有效解决知识产权与公共健康之间的矛盾。

事实上,为解决这一问题,WTO此前也做过相当多的努力。2001年11月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围绕着专利权与公共健康问题方面的争端,与会代表通过了《关于知识产权协议与公众健康问题多哈宣言》(简称《多哈宣言》),确认了WTO成员适用强制实施许可解决药品专利的权利。

“此次MC12上的决定,相对于《多哈宣言》给出的强制许可制度来说可谓是更进一步。”李洪江评价。

各方斡旋中彰显中国担当

不言而喻,面对当前全球疫情反复延宕的形势,疫苗的生产需要加快,产能需要扩张,并应尽快加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获取疫苗方面的公平性。结合多年从业经验,李洪江认为,目前知识产权国际保护逐渐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两大框架体系向自由贸易协定主导的后TRIPS时代迈进,各发达国家一直在推进日趋严苛的药品专利保护,以在国际贸易中取得制度优势。

“尽管在《多哈宣言》中就相关问题达成一致意见,但发展中国家的药品可及性并未得到根本改善。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虽然在全球疫情压力及国际组织的努力下,MC12暂时通过了对发展中国家有利的决定,但全球推动药品专利强保护的趋势仍不可逆转。”李洪江说。

由此可见,虽然来自非洲的总干事伊维拉将此次知识产权豁免协议称为是一次“重大胜利”,但是知识产权强国的巨大利益仍然对很多可能实现的豁免是一种无形阻碍。

尽管如此,李洪江认为,面对类似新冠肺炎疫情这种全球性公共健康危机,WTO部长级会议的这种探索是值得肯定的,也必将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在人道主义和全球公共健康问题面前,知识产权强国做出适当让步和妥协也是极有可能的。”他说。

在全球疫情面前,基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总方针,中国向其他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为世界人民的公共健康作出贡献。据商务部世贸司透露,在本届部长级会议谈判的关键阶段,作为新冠疫苗生产和供应大国,中国主动宣布不寻求享受豁免决定所提供的灵活性,彰显了大国担当,为决定顺利提交多边进程并最终达成会议成果奠定了基础。

此外,部分疫苗需求国,如印度,可能有疫苗生产能力但缺乏技术,所以像该国以及南非等国一直在推动放宽新冠肺炎疫苗以及相关医疗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让发展中国家也能够在有关条件下扩大生产。记者注意到,TRIPS协定在制定之初就规定了在存在公共健康等紧急状态时,可以采取强制许可措施来实现向公共健康利益的倾斜。《多哈宣言》2017年修正案中进一步规定,在面临公共健康危机且医药生产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有生产能力的成员不仅可以强制本国企业在国内销售药品,也可以出口至有需求的成员境内。

对此,李洪江特别提示,强制许可制度在实践中一般是被作为讨价还价的筹码,旨在一定程度上迫使发达国家降低专利药品价格。“但强制许可由于条件苛刻,程序繁琐,难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高速传播疾病,这也是本次决定具有重要意义的原因所在。”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 通讯地址:北京市三元西桥中国贸易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