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仲与北大法学院联合培养涉外律师项目系列课程开讲
来源:中国贸易报
本报讯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与北京大学法学院联合培养涉外律师项目法律硕士实践教学系列课程第一讲日前在线举行。
贸仲副主任兼秘书长王承杰作为第一讲的主讲人,围绕“贸仲历史与发展及国际仲裁的重要意义”这一主题进行了讲授。北京大学法学院涉外律师项目的相关硕士同学在线聆听了授课。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法部律师工作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实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涉外律师)研究生培养项目的通知》,贸仲作为联合培养单位积极参与了北京大学涉外律师人才培养工作,推荐实务专家参与高校实践教学课程的授课,同时提供实习机会,让同学们有机会参与到仲裁办案工作一线,增长实践经验与技能。
授课中,王承杰表示,商事仲裁作为替代性争议解决方式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与诉讼相比,仲裁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就在于“当事人意思自治”。各国的商事仲裁立法在遵循仲裁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趋于统一已成为一种趋势,《纽约公约》、联合国贸法会《仲裁示范法》以及联合国贸法会仲裁规则使仲裁成为国际通行的语言,奠定了国际仲裁发展的基础。
此次授课标志着贸仲与北京大学法学院就涉外律师项目法律硕士的联合培养正式启动。本次线上课程由贸仲仲裁研究所主任姚俊逸主持。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哲玮等线上参与了本次授课。
(来源: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