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区联动促进汽车出口健康发展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凡
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出口成为了外贸增长的新亮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今年上半年汽车企业出口数量达121.8万辆,同比增长47.1%,尤其是二手车、新能源车表现不俗,增量可观。而在刚刚过去的7月15日,由天津华图汽车物流有限公司提供的首批新能源出口车源顺利完成了车辆转移、环保检测及海关通关等相关程序,即将从天津东疆保税港区运往位于埃及的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简称“泰达合作区”),这为下半年汽车出口开了个好头。
“作为天津市二手车出口试点企业之一,我们这两年发展势头不错。”天津华图汽车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史运昇说,近年来中东产油国消费者对新能源车充满了兴趣。正是看到了这一出人意料的商机,该公司决定在去年与泰达合作二手汽车业务的基础上,再次从天津东疆综保区向泰达合作区发运数辆新能源汽车。这批新能源汽车预计在8月中旬可到达埃及亚历山大港。
“泰达合作区让天津二手车企业成功在非洲找到了支点,是二手车进入中东非市场的重要平台。2021年底,天津提出打造汽车大流通中心城市,希望引导汽车产业从生产向服务转变,二手车出口作为汽车贸易新业态之一,无疑迎来了新的发展良机。”天津市二手车出口协会秘书长张婷婷说。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天津打造汽车大流通中心城市有一项十分有利的条件——拥有泰达合作区和自贸试验区两个平台。在业内人士看来,国内的自贸试验区等园区、海外园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都扮演着内外循环枢纽的角色。今年6月中贸智库发布的《海外园区未来发展新趋势》就指出,加强海外园区与国内自贸试验区、高新区、开发区等园区的互动,互通有无,在促进我国与东道国地区经贸往来的基础上,做到经验、资源共享,共同提升开放发展水平。而这两次“双区联动”无疑是这方面的典范。
从泰达合作区方面来看,其正在充分发挥海外园区的平台优势,搭建中国二手车及零配件集散分拨中心,推动国内二手汽车走向埃及乃至中东、非洲,进而促进国内汽车消费升级,加快汽车产业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埃及方面已批准泰达合作区建区企业特区开发公司成为唯一一家可以在埃开展国际物流保税及一般贸易和转口贸易的中资企业,也初步给予合作区可以经营新增业务的回函,涵盖新能源、零配件、维修维护中心、自用型汽车物流用地等四个方面。泰达合作区自2021年正式运营二手车进口业务以来,已多次成功开展二手汽车的进口清关及销售业务,并和埃及多家二手汽车商,以及国内的出口试点企业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截至目前,合作区二手车项目累计进口约500辆,累计销售达到450辆。
中非泰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爱民表示,目前,泰达合作区正处于园区升级的关键时刻,园区获得的独家在埃贸易牌照、二手车经营牌照以及开发的保税仓等新型业务,为中国二手车出口埃及、续写“海上丝路”新篇章奠定了良好基础。
从东疆综保区来看,其作为自贸试验区组成片区,拥有货物便利进出区、保税存储、国际集拼、分类监管等功能;该综保区还是我国重要的汽车贸易口岸,在汽车大流通领域产业基础雄厚,是国内首批二手车出口试点区域。目前,东疆综保区拥有二手车出口试点企业6家,出口业务占天津市70%左右。东疆综保区目前正在围绕“一口岸三中心”目标定位,积极打造汽车消费及贸易口岸,整车和零部件分拨中心、汽车新动能培育中心、汽车金融及文化中心,将东疆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汽车产业园区。
东疆保税港区自贸片区工作局局长刘庆良表示,当前,东疆综保区正全力打造中国北方最大的二手车出口基地,通过与泰达合作区建立内外双区联动机制,将以港口为龙头,以投资贸易为纽带,以产业为支撑,有助于促进各类汽车产业要素向东疆集聚,相互赋能、融合发展。
据了解,这次出口合作是继去年泰达合作区与天津港保税区合作,由中国向埃及出口二手车之后的又一次“双区联动”。这次“双区联动”将进一步整合区域资源,建立常态化的供需对接渠道,开展常态化二手车展销合作,研究配套政策,重点拓展新能源二手车业务,探索在泰达合作区打造二手车海外基地,并与东疆综保区正在打造的二手车出口基地,形成东疆出口基地和埃及海外基地双基地联动模式,延伸天津二手车出口产业链条,这将有利于中埃两国建立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深化国际产能合作,扩大双向贸易和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