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第A4版:投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A4版            投资
 
今日关注

2022年8月9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联合国贸发会议资深经济学家梁国勇:

多角度看世界500强榜单 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凡

近日《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上榜的中国企业再次引发各界关注。在本次的世界500强名单中,中国(含港澳台地区)共有145家公司上榜,在数量上已经连续3年位居各国之首。尤其是在榜单前10名和前100名企业中,中国企业数量明显增多。去年,位列前10名的中国企业有3家,今年增至4家,与美国企业数量持平;去年前100名中有31家中国企业,今年增至35家,比美国还多1家。能在国内国际环境复杂的背景下取得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

“世界500强名单里中国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这主要是由中国经济持续增长、规模不断扩大所推动的。今年上榜增速有所放缓,也是受到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联合国贸发会议资深经济学家梁国勇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企业大规模入榜,是由中国经济的庞大规模所决定的。世界500强以营业收入排序,从这一点来看,作为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之所以能领先于美国,是因为中国上榜的大型企业主要来自基础设施、资源能源、制造业和金融等行业,且国企、央企比较多。然而,作为总量指标的销售收入并不能反映企业全貌,美国企业在全球范围的综合优势仍然明显。

梁国勇认为,世界500强排名主要反映规模优势,对了解经济整体情况、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因此,除了营收之外,还需要从其他指标的角度来看这个榜单,“规模大并不一定强,量的优势并不意味着质的优势。中国企业的平均营业收入和总资产均超过世界500强平均水平,但盈利能力则明显落后。”

从平均利润来看,中国145家上榜企业平均年利润约41亿美元,低于美国企业的100.5亿美元、巴西企业的84.8亿美元、英国企业的69.6亿美元、法国企业的48.5亿美元、加拿大企业的47.5亿美元、德国企业的44亿美元。梁国勇还进一步分析说,如果不考虑上榜银行的高额利润,中国非银行企业的平均利润为26亿美元,远低于500强62亿美元的平均水平。

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并不是说中国企业登上世界500强榜单就是世界一流企业了,中国企业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任重道远。在梁国勇看来,中国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应加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大力推动企业国际化进程,提升竞争性行业(特别是高科技行业)中本土企业的实力,并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其中的作用,而这都需要从优化营商环境入手。

“中国有自身独特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打造有利于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营商环境需要特别强调法治,关注不同所有制之间的公平竞争,注重监管规则的确定性、稳定性和可预见性。”梁国勇表示,对中国这样一个新兴经济体和发展导向的国家而言,监管的目的在于通过规范治理提升绩效和福利,并促进产业长远发展。而政策的制定要建立在科学、民主决策的基础上,具体的实施方式和执行力度要充分考虑对市场主体的潜在、间接影响。总体上看,监管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对企业日常经营和金融市场稳定都很重要,对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也很重要。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 通讯地址:北京市三元西桥中国贸易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