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车,走吧!
来源:中国贸易报
全球科技巨头月活用户过1亿所用时间 |
“本次ChatGPT浪潮让我们看到中国和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综合差距,如果不迅速赶上,差距是有可能被拉大的。”科大讯飞副总裁、研究院执行院长刘聪这样说道。
目前,在ChatGPT引发的AI技术新一轮热潮背景下,科大讯飞正在积极行动,并基于认知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已在核心算法、行业数据、算力支撑及团队组建等方面建立了优势保障。在刘聪看来,有三大标准衡量人工智能红利能否兑现:一是有没有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实应用案例;二是有没有能够规模化推广应用的产品;三是有没有统计数据能够证明的应用成效。只有做到这些,产品才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才能够真正把人工智能做实做透。
从中国企业产品走向全球来看,以前中国企业是先国内市场后国际市场,而如今,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持续推进制度型开放,中国市场的国际属性日益增强,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的条件下展开竞争,也培养了其国际化视野,全球化产品也越来越多。这也给中国企业进行开放式创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孙黎看来,面临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国企业要在全球市场上脱颖而出,一方面可以考虑在自动驾驶等细分领域做出自己特色;另一方面就是构建开放式创新的生态,吸引全球的资金、技术、数据、人才为企业服务。
在人才方面,王喜文建议,要让中国企业的高层和员工意识到ChatGPT时代的到来和重大意义,鼓励员工多学习前沿科技知识,将ChatGPT主导的内容创作变为公司核心业务的一部分。他认为,中国需要足够的战略科学家,就是既懂技术、又懂产业、还能制定政策的专家,以此来引导社会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而且,中国许多企业高层需要提高对前沿科技的领悟力,要坚定大规模投入前沿科技的决心,培养长期投入前沿科技的耐心。
正如美国一批科技企业崛起除了与自身实力相关之外,也离不开孵化器、风投等机构的加持。唐晓辉介绍说,启迪一直在做0到1的原始创新孵化和1到N的产业投资,也首先提出了“政府+企业+大学”“园区+产业+基金”“科技+产业+金融”的立体三螺旋理论来指导创新孵化和产业投资。启迪构建的全链条科创投资生态体系就是希望做到“投小投早投硬科技”,在早期就介入并支持创新创业企业家去做好0到1的创新。
“在过去的20多年里,我们支持了一大批包括芯片企业在内的公司从小长到大,并成为行业龙头企业。但这也是一个非常艰辛的过程,我们支持孵化并投资的一些企业,整个投资周期长达20年。我们希望政府和相关的金融机构对我们以及这些孵化企业多支持,‘雪中送炭’才是这些从0到1的创新企业和企业家更加需要的。”唐晓辉建议说,支持原始性创新需要以市场为主,辅以政策舆论引导,同时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首先因为只有市场逐渐发现原始创新的途径比做1到N的应用层创新能够带来更大的收益,市场才会更多地去布局原始创新;其次在政策引导、资金扶持上,政策应该有意识向原始创新倾斜。
目前,北京市经信局已经表态,将支持头部企业打造对标ChatGPT的大模型,着力构建开源框架和通用大模型的应用生态。加强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布局,加速人工智能基础数据供给;支持人工智能优势企业在自动驾驶、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优势领域开展创新应用,全面构筑人工智能场景创新高地。
现在来看,中国企业已经准备完毕,政府大力支持,风投、孵化器等机构随时跟进,中国企业距离打造出类似于ChatGPT的全球爆款产品还有多远?能否打造出一个新的开放式创新格局?先上车,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