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本报记者 周东洋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技术研发,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名全国政协委员和全国人大代表就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建言献策。
“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构建以新能源为主导的新型能源体系,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路径和必然选择。”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天任表示。五年来,我国稳步推进节能降碳,优化能源结构,实现超低排放的煤电机组超过10.5亿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由6.5亿千瓦增至12亿千瓦以上,清洁能源消费占比由20.8%上升到25%以上。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教授张水波告诉《中国贸易报》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确保能源安全。这一重要论述强调了对能源保安全、促转型的新要求。
“要想实现‘双碳’目标,减少气候变化的影响,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能源转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张兴赢表示,我国拥有丰富的风能、太阳能资源禀赋,近10年我国以风、光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爆发式增长。但是,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具有“看天吃饭”的特点,受天气、气候条件影响存在波动性和间歇性特征。同时受气候条件影响,新能源发电的大规模并网也表现出比负荷侧更强的“不确定性”,保障电力可靠供应面临巨大压力。
张水波表示,新能源发电较为集中的“沙戈荒”和高原地质条件复杂,造成配套电网站址和路径选择不确定性增加。新能源开发连片化、出力同质化、通道集群化,造成受端电网系统安全风险加大。一些跨区送电通道配套电源不足,部分送端省份及受端省份中长期合同履约存在困难。同时,新能源配套储能建设进度不及预期,系统调节能力建设缺乏统筹。
“储能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推进能源革命的重要支撑。储能可以提高各类新能源电站的发电时效,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提升传统电站的发电计划性,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效益。”张天任表示,但目前,国家尚未出台用户侧储能的系统接入审批、验收规范等,地方行业主管单位审批无据可依,致使各地用户侧储能项目支持政策差异较大。
为了更好构建现代化的新型能源体系,张天任建议,国家应尽快出台用户侧储能接入、验收管理实施细则。鼓励分布式发电企业与周边用户按照细则规定直接交易,从工业园区入手,探索打造“绿色低碳微电网”,破除“隔墙售电”玻璃墙。明确新增新能源电源的储能容量配比,强化容量配置和电力通道供给,降低新能源对电网冲击,降低或取消中大型储能项目的基本容量电费。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建议,探索建立新型储能容量补偿机制和容量市场,合理体现储能设施的装机经济效益。推动现货市场逐步放开市场价格上限约束,允许储能等高成本灵活性资源通过短时高电价盈利,明确电储能辅助服务市场准入。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创新各种类型的新型储能价格机制,在条件成熟时先行先试,加快推动储能产业形成稳定合理的收益空间。
张水波建议,要稳妥有序推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国家能源主管部门分解明确各省新能源装机规划目标和利用率指标,统筹安排各类新能源项目建设规模和节奏,同步开展配套电网规划,实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运。加快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推进抽水蓄能和调峰气电建设,支持新型储能大规模应用,从源网荷储各侧提高系统灵活调节能力。健全促进新能源发展的电力市场机制,完善辅助服务市场,引导全社会公平承担新能源消纳责任和系统容量、调节成本,平衡多元市场主体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