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厂商频发专利战 vivo诺基亚诉讼陷入胶着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本报记者 钱颜
通信技术一直是互联网大背景下的热门方向,随着我国大量智能手机的出海,背后的专利之争一直没有停歇。以诺基亚为首的老牌手机厂商,手握大量的相关专利,并以此获得高额利润,竞争空前激烈。
从去年3月起,因专利许可问题未能达成一致,诺基亚就发起多项针对vivo的全球专利诉讼,截止到目前双方仍未和解,而是陷入胶着状态,未来走势备受行业关注。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vivo已对诺基亚至少十多项专利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无效宣告请求。在目前已经做出的五份决定中,诺基亚有两件专利被宣告全部无效,还有两件专利继续维持有效,另有一件专利被宣告部分无效。这一结果尚未正式生效,诺基亚可以对专利局的无效裁决提出上诉。
“从案件分布的地域情况看,诺基亚与vivo的诉讼集中在印度、印度尼西亚、中国和德国。中国是vivo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印度、印度尼西亚是vivo重要的海外市场,亚洲地区的诉讼或将成为本次纠纷的关键。”道琼斯公司风险合规专家刘毅告诉记者,诺基亚起诉的目的是利用其在通信领域长期以来的垄断地位,收取较高的专利费。vivo此次陷入专利纠纷,遭遇海外围追堵截,是因为拒绝支付专利费的行为引起了诺基亚方的不满。随着中国通信行业的不断发展,创新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只有主动掌握更多的相关知识产权,才能够在诉讼中取得话语权,提升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尽管vivo与诺基亚的专利诉讼案不如OPPO那样备受关注,但事实上,vivo的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并不输OPPO。
国际数据公司IDC今年1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22年全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2.86亿台,同比下降13.2%。2022年,vivo市场份额为18.6%,排名第一;荣耀市场份额为18.1%,排名第二;OPPO、苹果、小米排名第三至第五位。2020年,vivo全年在印度的市场份额同比增长了132%,达到21%,超过三星的19%,成为印度市场第二大的智能手机供应商。同年,vivo正式进入欧洲六国,并成为欧洲杯的赞助商,一年后出货量翻了两倍。
“早在2019年时,vivo曾收购过诺基亚部分专利,以补充专利积累。”刘毅表示,知识产权虽为无形资产,但如今已构成通信企业的核心竞争要素。想要避免在关键技术上受制于人,不能简单地靠收购专利发展,而是需要制定完善的知识产权政策,尤其在出海之前,进行布局和谋划。
关于这场专利之争的走向,刘毅认为,不能单从个案进行判断,而应该从整个行业角度进行分析。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诺基亚分别与华为、OPPO签订了专利授权协议。不久前,诺基亚又在没有提起诉讼的情况下,与三星顺利达成5G许可协议,或许这释放出几大巨头已找到解决双方许可费率纠纷理想方式的信号,也为vivo诺基亚专利战提供了可能和解的选项。
“专利许可、技术许可和商标许可,是诺基亚三类主要的知识产权许可业务,其中专利许可占据绝大部分。”刘毅表示,中国通信企业想要更好地走向欧洲等重点区域,势必绕不过诺基亚的专利策略,必要时可以联合起来协商对自身发展有利的商业模式,摆脱目前品牌频繁受打压的消极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