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第A3版:商贸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A3版            商贸
 
今日关注

2023年8月3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砖经贸合作为增强全球供应链韧性添动力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刘青海 黄妙湘

经贸合作是金砖国家合作的“压舱石”和“先行者”。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建立17年以来,金砖国家聚焦发展议程,不断在经贸领域取得务实成果,成为全球经济增长不可替代的重要引擎。

为维护和加强成员国在经贸领域的合作,金砖国家于2011年创建金砖国家经贸部长会议机制,并基于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共识,在历届部长级会议上相继达成《金砖国家经贸合作行动纲领》《金砖国家贸易投资与可持续发展倡议》《金砖国家加强供应链合作倡议》等成果文件。今年8月,金砖国家第十三次经贸部长会议在扩大“金砖+”合作和重大国际经贸议题上达成诸多共识,签署了《关于加强韧性和可持续发展的供应链合作框架》《关于加强多边贸易体制和世贸组织改革的声明》等文件。这些不仅完善了金砖国家的多边经贸合作机制,也为支持和加强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维护开放、韧性、高效和稳定的全球供应链提供了良好环境。

在逐步完善金砖多边经贸合作机制的同时,金砖国家还不断深化成员国之间的双边经贸合作机制,促进双边经贸合作走深走实。

中国与巴西于2012年将两国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13年签署货币互换协议,2015年签署产能合作协议,2018年签署基础设施合作协议,为双方贸易合作带来了新动能:中巴双边贸易额从2017年的875亿美元上升到2022年的1715亿美元,中国连续14年成为巴西最大贸易伙伴,金砖经贸合作机制的作用日益凸显。

中国与俄罗斯互为最大邻国。近年来,在金砖经贸合作机制带动下,中俄经贸合作机制日益完善,如2008年签署扩大卢布和人民币结算范围的文件;2014年建立全面的中俄能源合作伙伴关系;2018年签署《关于电子商务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中俄在俄远东地区合作发展规划(2018-2024)》,带动中俄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2018年至2022年,中俄双边贸易额从1071亿美元上升到1903亿美元,中国连续13年成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两国经贸合作从金砖合作机制中获益明显。

中国与印度往来历史悠久,经贸合作机制也趋于改善:2006年制定深化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十项战略”;2008年签署《中印关于21世纪的共同展望》;2016年签署产能合作协议;2018年两国元首在武汉举行非正式会晤,打开了中印经贸多领域全方位合作的历史窗口。2017年至2022年,中印双边贸易额自844亿美元上升到1360亿美元,中国长期保持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而印度是中国在南亚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虽然边境争端等问题仍然制约着中印经贸合作的深入,但金砖机制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两国分歧,为两国经贸务实合作注入了动力。

自2011年南非正式加入金砖合作机制以来,中南经贸合作机制日益成熟,正朝着更高质量、更广领域、更深层次迈进。例如,2021年签署南非鲜梨输华协议、2022年签署《中南十年合作战略规划(2020—2029)》、2023年签署中南《关于同意深化“一带一路”合作的意向书》等都推动了中南贸易的发展。2017年至2022年,中南双边贸易额从392亿美元上升到567亿美元。中国连续14年成为南非第一大贸易伙伴,南非连续13年成为中国在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南经贸合作的成功,展现出金砖机制日益强大的生命力,并且赢得了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独立性的发展中国家的高度认可和信任。

2022年以来,已有40多个国家表达了加入金砖国家的愿望,22个国家提交了正式申请。今年8月2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宣布接纳沙特阿拉伯、埃及、阿联酋、阿根廷、伊朗、埃塞俄比亚为金砖合作机制新成员,金砖国家经贸合作的基础自此实现空前扩大。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在复杂动荡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下,金砖合作仍然展现出巨大吸引力和生命力,结出了累累硕果。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其秉持了开放包容、合作共赢为内核的“金砖精神”,践行了全新合作理念,坚持了真正的多边主义,开创并推动构建了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的新格局。可以预见,随着金砖机制的日益完善,金砖朋友圈将继续扩大,金砖经贸合作空间广阔、前景光明。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 通讯地址:北京市三元西桥中国贸易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