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网络文学版权保护
来源:中国贸易报
数字经济是时代的潮流,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日益增高,其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新问题、新挑战。在日前举办的数字经济发展论坛上,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秦元明认为表示,中国网络文学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应不断提升,作者数量不断增加,有很强烈的被保护的需求。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23年4月发布《2022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网络文学市场规模为389.3亿元,同比增长8.8%,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4.92亿,网络文学作家数量已超2278万,涵盖57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海外网文访问用户规模达9.01亿。
在网络文学作品领域,利用新技术非法获取电子书、商店运营商缺乏对盗版的监管、网络小说借名称“搭车”等新问题层出不穷。
相较于过去文学作品中的明显抄袭,网络文学生产则常常会出现比较模糊的情况。华中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黎杨全表示,由于有海量作家从事创作,写作的套路、设定,包括情节描述、语言表达的雷同情况非常严重,谁是原创、谁是抄袭,何为剽窃、何为借鉴,在认定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吴义勤表示,在盗版侵蚀下,作家的创作热情受到打击,诸如现实题材、科幻题材等一批创新题材发展受阻,对整个数字文化产业造成不利影响。盗版平台还存在大量违规内容,文学审美和价值导向出现偏差,更有甚者为了获利还成为钓鱼网站的广告渠道,危害用户特别是青少年群体的身心健康和信息安全。
网络文学版权保护,事关上千万作家的创作活力,事关万亿级数字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众多网络文学平台与广大作家建立起行业反盗版战线,版权保护迎来生态共建的新格局。
“在主管部门的支持下,网络文学行业建立起了更广泛、更齐心合力的反盗版统一战线。”阅文集团总裁侯晓表示,为了防止盗版商通过技术手段窃取正版内容,平台的防盗系统在2022年上线200多个技术策略、迭代3000多次,拦截盗版访问攻击1.5亿次,相当于每天拦截41万次盗版网站的访问攻击,在解决自动化批量盗版的难题上取得重大突破。
随着反盗版升级,创作环境变得越来越好。“正版读者数量翻倍,给了许多优质作者信心,开始出现实体书作者与影视编剧回流的现象,促成了更多优秀网络文学作品的出现。”网络文学作家雁九说。(穆青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