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搭建新平台扩大外贸业务
来源:中国贸易报
在路过甘肃省天水市社棠工业园区时,如果注意路边建筑的变化,会发现国家级天水经济开发区的办公大楼上已经添了几个新的大字——中国(天水)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这标志着跨境电商正在成为这座西部城市对外开放的重要抓手,新的平台将给这里带来新的活力。
推进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旨在跨境电子商务交易、支付、物流、通关、退税、结汇等环节的技术标准、业务流程、监管模式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先行先试,从而引领跨境电商发展。自2015年在杭州设立首个跨境电商综试区以来,截至2022年年底,国务院已先后分7批设立165个综试区,覆盖31个省(区、市)。
跨境电商综试区的不断扩容,一方面表明这是对之前跨境电商试点成绩的肯定,跨境电商综试区已经成为引领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力量。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到2.11万亿元,其中跨境电商综试区的进出口额占比超过九成。
另一方面,经过不断扩容,跨境电商综试区已经基本形成了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发展格局,从一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延伸。这表明,得益于互联网在全国的快速普及,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企业或个人从事外贸的门槛不断降低,特别是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进一步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中西部地区有了借助跨境电商切入外贸赛道的新机遇。
天水跨境电商综试区是2020年获批的全国第五批跨境电商综试区,于2021年9月29日启动运营,马上届满两年。这两年,天水跨境电商综试区通过持续优化跨境电商公共服务,来不断增加外贸规模、扩大外贸主体数量。2022年,天水市外贸进出口总值41亿元,其中跨境电商交易额为4.2亿元,占比约为十分之一。
天水市商务局外贸科科长师虎林介绍说:“对于天水这样的城市而言,外贸规模较小,从事外贸主体也较少。跨境电商综试区的获批及运营,将让更多天水市内企业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从事外贸业务,推动内贸企业外贸化、外贸企业电商化。”
实际上,为有效扩大外贸主体,天水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下地理范围为天水全域。线上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在天水跨境电商综试区线上公共服务平台登记备案的在天水市注册的各类市场主体;第二阶段拓展到在天水跨境电商综试区线上公共服务平台登记备案的在甘肃省内注册的各类主体,并逐步扩大业务范围。
为此,天水跨境电商综试区积极搭建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如今,在天水跨境电商综试区展示大厅的屏幕上,天水市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可以显示出口商品产地、主要出口国家、主要出口产品等相关信息和众多数据。
“不仅是数据,这一公共服务平台还实现了与海关总署跨境电商进出口统一版无缝对接,提供9610、1210跨境电商零售B2C进出口和9710、9810跨境电商B2B出口通关服务,免费为企业提供个人身份证验证、硬件加密加签、微信小程序客服等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天水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工作人员张红玲介绍说,在搭建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过程中,天水借鉴了成都等地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的做法,对系统发展方向和目标进行学习探讨与借鉴。
与此同时,天水跨境电商综试区积极引导外向型生产制造企业、跨境电商平台企业、仓储物流企业、金融支付企业、供应链服务企业、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电商运营服务企业、跨境电商专业人才等跨境电商发展要素入驻线下综合服务园区集聚发展。目前,线下园区入驻企业已达113家。
“天水跨境电商综试区的运营,将逐步改善天水市不沿边、不靠海的先天不足和现实短板,拓展当地‘买全球、卖全球’空间。”师虎林表示,天水市的跨境电商仍处于起步阶段。对传统外贸企业来说,跨境电商是新商机,企业出口的渠道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对全市经济发展而言,跨境电商是外贸增长的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