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中国特色 跑出中国速度 树立中国优势
激光显示产业来到爆发临界点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本报记者 钱颜
“经过多年的发展,激光显示技术优势明显、产业链整合能力增强、场景应用空间打开、市场认可度升温,已经来到爆发的临界点。一旦突破这个临界点,将会爆发式增长。未来激光显示产业的成长空间将会达到千亿级。”在日前举办的激光显示技术与产业发展大会上,中科院院士欧阳钟灿对激光显示产业的前景表示看好。
论坛上发布的《2023年激光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白皮书》显示,激光显示在应用场景方面全域崛起,主流应用场景家用、工程、商务、教育在今年上半年继续高歌猛进,分别同比增长20%至40%。中国电影院线已经有60%以上的投影机更新成了激光光源。而在网红餐饮、户外露营、智慧文博等新兴场景,今年上半年,激光显示实现了两倍以上的规模增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许祖彦介绍,显示技术从单色到三色,从气态激光到半导体激光,仅有三基色激光显示技术能全面达到超高清显示BT.2020国际标准,未来必将成为超高清显示时代主流,在激光电视、激光电影放映机、激光工程投影、近眼显示及车载显示中有望打造千亿级规模新兴产业。
工信部电子信息司二级巡视员周海燕认为,随着消费需求深刻变化,激光显示技术及其产品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大屏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消费需求,而且在会议、教育、工程、车载、航空、虚拟现实等场景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她表示,未来3年,中国激光显示将实现从技术领先到产业领先的全面跨越。
“激光显示作为下一代显示技术的新质生产力,是新一轮场景革命的先行者,是成就未来全场景智慧生活的最佳突破口。”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执行会长郝亚斌说,激光显示是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实现的技术升级和产业升级,走出了中国特色,跑出了中国速度,树立了中国优势。
数据显示,过去两年,全球激光显示上下游产业链核心企业数量翻倍,从2021年100家增长至今天的200多家。
“随着激光显示产业链全面完善,形成激光显示产业集群、激光显示产业链聚集地,中国将成为全球激光显示的‘硅谷’。” 许祖彦表示,中国激光电视在全球市场份额超过50%,涌现了海信、长虹、峰米、坚果、中科极光等一批龙头品牌。
《白皮书》显示,激光显示已经成为中国高端制造的出海名片。《白皮书》显示,2023年上半年,激光电视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阿联酋、俄罗斯等“一带一路”国家的销量呈现倍数级增长,增幅高达266%。以海信为例,其激光电视覆盖美国Best Buy、Costco和法国Boulanger等超过90多个国家的250家主流渠道,自2019年以来销量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44%。
场景化消费正在重塑显示行业竞争格局,迎来场景绽放的激光显示前景发展广阔。日亚化学董事小崎徳表示,激光光源正越来越多应用在各种显示设备中,比如:激光电视、激光影院、移动投影、AR/VR显示、激光微投、车载显示等。
欧阳钟灿说,随着数字化显示、全息显示的融合发展,激光显示的应用场景也从室内转向户外,从个人转向群体,从单向输出转向智能交互。激光显示将成为家庭、工业、商业、教育以及车载、AR等应用场景的最佳显示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