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第A8版:会展 上一版3
第A8版            会展
 
今日关注

2023年9月2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技术迭代升级 “算”出发展活力

——2023世界计算大会一线观察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郭倩 白田田 谢樱

光子计算机、类脑超级计算机、垂直领域大模型……在日前举行的2023世界计算大会上,一批先进计算尖端科技和创新产品集中亮相。记者从大会上获悉,我国已形成体系较完整、规模体量庞大、创新活跃的计算产业。2022年,计算产业规模达2.6万亿元,近6年累计出货超过2091万台通用服务器、82万台AI服务器,计算技术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位列各行业分类第一。

通过采用仿生神经网络和类脑计算模型,引入神经元模拟器、大规模并行计算等技术,类脑超级计算机较现有计算系统能效提升近10倍;克服了传统计算机依靠电子通信的瓶颈,光子计算机未来有望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等领域……大会发布了2023年十大黑科技榜单,涵盖了计算机、人工智能、新材料等众多计算相关前沿技术。

工信部总工程师赵志国表示,当前,以异构计算、智能计算、量子计算等为代表的先进计算已演进到质变的关键阶段,计算产业展现出强大的活力和不可估量的潜力。

在大会成果展示区,不少企业展出机器识别、大模型推理等人工智能计算的最新成果,其中“气象大模型”引起不少观众的兴趣。根据演示,地面观测站、雷达、遥感卫星、气象气球监测到的数据汇集到数据中心,大约1个多小时就能将天气预报的结果发送给公众。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说,这一气象大模型基于高性能计算平台,有1万个运算核心、100万亿次峰值计算速度,“算一次天气”的耗时由原来的三四个小时缩短到1.2小时,让天气预报更准确、及时,而且能耗降低30%。

伴随计算产业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工业大脑、城市大脑、自动驾驶等新模式、新业态、新产品层出不穷。

“工业场景中,‘云边端’的趋势愈加明显,能够适应工业场景特性的边缘计算是大势所趋。”中铁工程服务有限公司相关技术人员介绍,企业联合合作伙伴开发了中铁星云移动数据方舱,通过云边协同的方式,整合智慧工地大数据平台、盾构远程在线监测云平台等行业内数十款软硬件,可对工程大数据进行集成、存储、处理及应用,推动工程建设提质降本增效。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电子信息研究所副所长张金颖认为,空间计算等新理念拓展计算终端发展边界,算力算据算法的螺旋式提升,为自动驾驶、虚拟数字人、人形机器人等算力应用拓延带来无限可能。

赵志国表示,将聚焦计算产业链,设立专项任务,支持智能服务器、集群服务器、存算一体服务器等新形态、新产品研发。围绕重点需求场景,加强产品生态建设和软硬生态适配,培育一批计算产业链优质企业。推动计算产业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速向制造、交通、金融、教育、医疗等行业渗透,推进先进计算规模化应用。加大对计算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加强知识产权布局,增强核心竞争力。

中国信通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黄璜认为,当前,国家及各地持续推进以算力为生产力的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下一步要持续提升产业链关键环节竞争力,鼓励计算企业持续提升自主创新力,推动算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积极把握新型算力应用场景发展契机加快行业需求释放,开拓算力应用边界。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 通讯地址:北京市三元西桥中国贸易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