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沟通协调机制 加强知识产权国际合作
来源:中国贸易报
中国知识产权事业近年来实现高质量发展,创新的意愿和能力越来越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近日发布的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GII)显示,中国是GII前30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排名第12位。业内人士指出,当前随着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机会增多,推进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是服务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应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水平,推进创新主体在知产领域的国际化布局。
“一些新兴经济体在全球创新指数中的排名不断攀升,表明关注创新生态系统正出现新变化。尽管全球范围内风险投资资金出现下滑,但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会让我们放心,创新活动目前继续保持强劲势头,但应继续从数量转向质量。这也将为各经济体加强创新合作带来新的机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邓鸿森如是评价。
“合作的基础是沟通,没有有效的沟通,合作就不可能实现。”美国驻华大使馆知识产权参赞孟旺贤近日在参加第十二届中国知识产权年会时表示,通过与中国在知识产权方面进行合作,能够说明和推广美国知识产权经验,并帮助美国企业在中国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为疑难知识产权案件找到解决方案。
“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合作帮助美国在华及与中国合作的企业解决了重要问题,包括接受专利申请的补充数据,扩大外观设计保护范围和打击恶意商标注册等。”孟旺贤表示,美国专利商标局很重视与中国知识产权局的关系,25年来双方已经建立了长期和富有成效的合作关系,美国专利商标局将继续并加强这种关系。“我们在2008年首次签了谅解备忘录,目前正在修订这个谅解备忘录。根据谅解备忘录制定新的工作计划,合作内容包括经常性的高层和员工层面的会议,交流知识产权培训项目,提高公众培训知识产权权利人的计划。”他透露。
记者注意到,国务院在此前印发的《“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中提及,要推进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服务开放型经济发展,主动参与知识产权全球治理,提升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水平,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并特别强调要坚持质量优先、强化保护、开放合作、系统协同,到2025年,知识产权强国建设阶段性目标任务如期完成,知识产权领域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显著提高,知识产权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有效支撑创新驱动发展和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有力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中国有着无与伦比的消费基础,欧洲特别关注这个有巨大潜力的市场。中国在技术和研究以及开发方面快速的发展,已经达到了全球水平,在这方面的合作能够让欧洲企业受益”中国欧盟商会副主席兼华南分会主席高志豪表示,他们通过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欧洲企业来到中国开展业务,开展创新研发。他们感受到,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正变得更加进步、更加先进,能很好地保护外国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然而还应看到,对于知识产权保护,IP盗窃和法律系统的差异化都对于创新和盈利带来了巨大的风险。”高志豪表示,监管环境和市场方面的频繁变化,其产生的限制可能会使商业不可预测,因此企业的长期计划与可持续性可能会受到挑战。
“当然,我们应尽可能减少这类语言文化和思想分歧带来的负面影响,应增强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机制。”他同时建议,欧洲的企业必须投入资源和时间去全面理解中国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同时对本土的执法经验、执法环境等进行了解,积极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通过与中国的行业协会及监管机构的建设性对话来不断获得积极性改变。(张沐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