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第A8版:会展 上一版3
第A8版            会展
 
今日关注

2023年10月19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国际风能展:风能企业软硬实力各显神通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本报记者 胡心媛

10月17日至19日,2023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举办。本届展会面积达8万余平方米,吸引了千余家企业参展,集中展示了企业前沿产品和解决方案,全面呈现了风电全产业链的最新发展动态和趋势。

在展会现场,随处可见风电装备标志性的三支叶片,其中最震撼的要属本届展会首次发布的全球陆地上最长的沙戈荒风机叶片,尽管现场展示的是模型,但其大小已十分令人震惊。据展会现场工作人员介绍,真正的叶片单根就达到了118米,整个叶轮转起来的扫风面积,可以超过6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一个小时的发电量就可以满足6个3口之家一年的用电需求。该风机叶片不只是物理上的长度变长了,还采用了超强的预埋连接技术,使得其承载能力增加了15%以上。

记者在展会上注意到,风机叶片和主机的科技含量不断更新迭代,新材料新科技的应用也层出不穷。展会上,各家风电厂商的新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关键部件的科技含量也正在快速迭代提升。

在中国中车展台前,咨询者络绎不绝。此次展会上,中国中车发布了适应“三北”中高速区域和“沙戈荒”风场环境的陆上超大功率机组、国内陆上最大功率12MW级直冷双馈风力发电机、20MW海上半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等数十种风光储氢领域的新技术和新产品。

“在风机大型化、中远海趋势明确的背景下,目前企业都在加速布局20兆瓦甚至22兆瓦的风机。”中国中车展台相关技术人员告诉记者,现在风电技术迭代非常快,基本上每年增加两到三个兆瓦。目前,风机的关键部件已经实现了100%的国产化。特别是主轴承,在2020年之前,几乎全部都是国外生产。主轴承国产化,使得整个风机价格降低了30%,这对近年来我国风电装机的快速增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远景能源风机也是本届展会的参展商之一,该公司负责人娄益民对记者表示,公司自研的主轴承投入市场5年来,运营零失效。“可以说,风电主轴承在设计、技术、加工、工艺、质量、管理等方面极大提高了国产风电主轴承产业链的能力。整个行业主轴承国产化比率从2021年前的10%左右,今年预计提升到48%左右。”娄益民表示。

在金风科技展台,记者看到我国首个风机碳足迹核算证书,以及同时发布的风机碳足迹报告。这个报告详细记录了整个风机从原材料到生产装配,一直到二十多年的服役周期内,各个环节的碳排放的数据。

金风科技高级标准化管理工程师杨朔表示,这个机组在25年服役期内,上网发出的每度电,平均碳排放是4克二氧化碳当量左右,不到传统火力发电的1%。另外,通过记录,我们摸清了行业的碳账。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表示,我国风电制造能力就目前来看是首屈一指的。我国风电经过3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全球最完善同时也是成本最低、最具竞争力的供应链、产业链,比如叶片、齿轮箱、发电机、塔筒,我国都实现了国产化,而且这些部件基本上占了全球产能的70%。

在本届展会上,除了软硬实力的竞技之外,记者发现越来越多的企业把全生命周期设计和可回收的风电设备作为风电产品发展的新方向。多家企业在生产风电设备过程中使用的都是绿色能源,不仅减少了碳排放,并且通过使用新的叶片材料实现了风机叶片退役后的高效回收。

据业内专家介绍,全生命周期设计又称生态设计。它是从产品性能、环境保护、经济可行性的角度,从产品的生产到回收再利用的全链条设计。未来,我国的风电设备将最终实现绿色生产、绿色发电、绿色回收、环境友好的全生命周期产品。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 通讯地址:北京市三元西桥中国贸易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