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第A3版:商贸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A3版            商贸
 
今日关注

2023年10月24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丝路电商”已成为多双边经贸合作新平台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新亮点

来一场开放合作的数字化变革之旅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寒梅

习近平主席日前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宣布了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并在第二项行动“支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中指出“中方将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10月20日,商务部电子商务司负责人在介绍1至9月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情况时表示,“丝路电商”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注入动力,包括为双边贸易注入新动能、共享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以及打造经贸合作新引擎三个方面。

“‘丝路电商’作为全球数字经济合作新载体,不仅展示了我国在数字领域技术应用和模式创新的先进经验成果,更匹配了伙伴国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诉求,促成互利共赢。”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薛伟贤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例如,中国企业协助泰国打造5G智能示范工厂,建设智能物流中心,以及在老挝、柬埔寨等国家建设海外云计算中心等项目,有力推动了我国与东盟国家数字经济合作走深走实。

薛伟贤认为,在目前全球范围内尚未具备统一规范的数字经济治理框架背景下,“丝路电商”还为构建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提供了有益尝试。他表示,在加大与共建国贸易投资合作实践中,电子认证、电子签名、电子合同、电子支付、电子发票等业务规制不断推动落地,贸易便利化水平持续提高,既创造了有利的电子商务环境,促进跨境电商发展合作,又构建了电子商务对话与争端解决机制,推动区域数字经济治理发展进程。

作为落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具体举措,“丝路电商”国际合作如今已成为多双边经贸合作新平台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新亮点。从帮助伙伴国拓宽优质特色产品销售渠道,到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带动伙伴国电商市场发展,再到举办“云上大讲堂”为80多个国家开展线上直播培训,共建“一带一路”正以电子商务为媒,展开一场数字化变革之旅。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与30个国家签署双边电子商务合作备忘录,同时中国—中东欧、中国—中亚五国电子商务合作对话机制以及上合、金砖等机制下的电子商务合作都取得了实打实的成果。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7万亿元,增长14.4%,与30个“丝路电商”伙伴国跨境电商进出口占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超三成。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我国在电商技术应用、模式创新和市场规模等方面优势显著,企业参与“丝路电商”意愿也较为强烈,但囿于国内区域发展水平差异、产业结构趋同以及共建国电商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海关、税收、投资政策变动频繁等因素,“丝路电商”发展也面临一定阻力。

薛伟贤表示,随着全球主要经济体均加紧布局数字经济,谋求数字发展主导权,我国需克服阻力,推动“丝路电商”稳步发展,为开放型世界经济建设抢抓数字机遇。具体来看,应从建设“一带一路”电商大市场和高质量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两方面着手。

“对于建设‘一带一路’电商大市场,首先需引导跨境电商向精细化、数字化发展,持续扩大服务类产品规模,优化跨境电商生态链,以及鼓励各区域共同构建跨境电商生态圈,促进区域间资源互补、产业链协同。”薛伟贤谈道,与此同时,还应快速推动“丝路电商”取得更多可视化成果,以“精品样板间”吸引更多共建国家参与;推进伙伴国物流运输和通信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筑牢合作各方数字领域合作基础;加强国别电子商务生态、海关税务投资等政策研究,及时发布动态信息、风险预警等内容,提升咨询服务水平,为“丝路电商”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高效保障。

此外,将“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以下简称先行区)打造成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金名片也是重要发力点。对此,薛伟贤提出以下三方面建议:

一是明确先行区功能定位。把先行区作为优化我国数字化发展环境、推动数字合作的领航员。依托“丝路电商”国际合作广交朋友,对内能有效扩大我国数字贸易规模,提升数字贸易科学管理和便利化水平,对外则将有力推动我国与更多伙伴国加强数字领域合作,助力我国数字经贸领域规则、标准、成功经验走向国际。基于我国各省区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以及伙伴国比较优势、合作意愿、发展基础等各不相同,更宜选取具有较好数字经济发展基础、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特别是“丝路电商”伙伴国有较为密切经贸合作的区域,作为优化我国数字化发展环境的先行先试点。

二是明确先行区引领内容。完善数字贸易制度体系,允许先行区适当扩大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清单品类范围;支持先行区增设特定商品口岸功能,推动与伙伴国实现监管互认;探索加强数字贸易竟争力的税收体系。提升数字贸易服务体系,构建数字贸易发展测度评估模型和大数据运行监测体系;培育数字贸易相关行业组织,为企业提供跨境电商实务、合规经营、海外维权等优质配套服务。探索“中国版”数字经贸规则,对标CPTPP、DEPA等高标准规则,率先在先行区内进行数据存储本地化、数字产品非歧视性待遇、开放源代码等压力测试,研判短板弱项并寻求突破路径;通过贸易协定谈判、联合研究等方式,推动形成更符合发展中国家实际水平和共同利益的规则标准。加强智力支持,支持先行区建设“丝路电商”国际智库联盟,结合伙伴国政府和企业需求,联合高校、专业培训机构开展电商领域专业培训。

三是推动先行区稳步发展。提升先行区管理部门数字化管理水平,以政府数字化转型驱动治理方式变革,增强监管调控、应急处置等能力,形成公共服务新模式。重视数字经济与实体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我国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发挥数字技术对优化产业链供应链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突出地方发展特色,引导先行区立足于本地数字经济发展基础和特色产业,结合“丝路电商”伙伴国相关产业发展水平和实际需要,深挖合作潜力新空间,打造多元化“丝路电商”合作品牌。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 通讯地址:北京市三元西桥中国贸易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