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引资规模处于历史高位
来源:中国贸易报
![]() |
图2:从上海虹口区北外滩空中俯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陆家嘴片区。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
![]() |
图1: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现场正大集团展台。图片来源:链博会官方 |
![]() |
图3 :在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经开区智能网联和电动汽车产业园的路特斯全球智能工厂。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
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于12月2日圆满落幕。在此期间,正大集团资深董事长谢国民在中国贸促会副会长张少刚等人的陪同下来到正大集团展位考察。在展示深圳市0001号外资企业批准证书的展板前,谢国民凝视良久。
1979年,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颁布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在得到这一消息后的第一时间,谢国民便带领首批先遣人员来到深圳,投资3000万美元设立了中国第一家在华投资的外商企业——正大康地深圳有限公司,获得了深圳市0001号外资企业批准证书。
正大集团由此开始了深耕中国市场之旅。随后,正大集团相继在珠海、汕头领取了0001号外资企业批准证书,设立中国第一家现代化饲料厂,成立国内第一家肉鸡养殖加工一体化的农牧企业,在多地投资兴建食品加工企业。
刚刚开放的中国,土地劳动力等成本较低,加之以正大集团为代表的知名企业的引领示范,跨国公司纷纷在华设立工厂,将产品生产技术、市场运营、人才管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引入国内,为中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外向型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直到现在,外资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数据显示,2011年至2022年间,外资企业贡献了22.5%的工业增加值,28.3%的工业利润,16%的税收,38.7%的进出口和20.7%的研发投入。外资企业对就业的贡献也十分明显,2011年至2022年间,外资企业吸纳就业人数超4500万,贡献了接近了10%的城镇就业岗位。
外资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者,也是受益者,不少外资企业在华业务成为其全球发展的重要支柱。从政策层面来看,我国扩大高水平开放政策频出。今年以来,我国出台了《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支持北京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等文件,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专项清理含有内外资不合理差别待遇内容的规定及措施,继续举办广交会、服贸会、进博会、数贸会,举办首届链博会,而且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也强调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这都为外资企业在华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随着中国不断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民众生活的持续改善,中国除了“世界工厂”之外,也成为了“世界市场”。对外开放政策的可持续、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庞大的市场规模、完善的工业门类体系、应用场景丰富、人力资源质量较高等成为中国的新优势,外资企业也因此不断加码中国市场。
例如,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建设速度之所以十分吸引眼球,其要点就是基于中国完善的工业体系,先行布局供应链。在上海超级工厂动工前,特斯拉就已开展本土供应链架构,与一批本土供应商伙伴建立深度合作。目前,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零部件本土化率超过95%,签约本土一级供应商超过400家。
对于今年吸引外资金额数据出现波动,不少专家学者们展开了分析,其原因大概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外资企业发展进入调整期。2011年至2022年年均增幅为3.9%,外资增速从高速增长期进入了调整和缓慢增长的时期。
二是统计和计价因素。去年上半年,很多大项目集中到资,引资金额以美元计达到历史同期较高水平,导致去年的基数非常高,汇率波动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去年到今年人民币兑美元贬值。
三是外资区域结构不均衡。中西部地区营商环境、地理位置、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不足,导致其吸引外资能力有限。
四是全球投资形势低迷。去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整体减少了13.8%,加之国际形势复杂,各国都把吸引外资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国际引资竞争也日益激烈。
当然,仅从吸引外资总额角度来看中国对外资吸引力,显然是不全面的。除去以上提到的原因之外,还可以看到一些国家对华投资不断增长,高技术领域引资额不断增长,新设外资企业数目仍在上涨等众多积极因素。
这意味着我国仍然将通过扩大开放为各国企业提供发展机遇,我国仍是外资投资的热土。正如近期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所说,我国当前引资规模仍处于历史高位,引资结构不断优化,高技术产业占比提升,外商来华投资热度不减。
这也体现在下面将提及的外资企业在华发展的三个侧面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