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方面推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取得实质性进展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本报记者 王曼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而对于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而言,当前来看无论是短期稳预期、强信心,进一步促进经济回升向好,还是中长期增强活力、释放潜力,进一步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无论是防范化解各类风险,还是促进科技的自立自强,都离不开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近日举办的国是论坛2024年会上,第十四届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张军扩如是表示。
“当前形势下,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要紧紧围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突出重点问题、回应社会关切,力求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张军扩说,要重点从五个方面推进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是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和举措,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下一步要从两个方面持续用力,一方面,要把文件提出的各项要求真正落实,让企业真正见到实效,要抓紧出台细化具体化的政策措施,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可检验性,比如,如何切实解决民营企业在参与招投标、获得融资支持、参与重大科研项目等方面的隐形壁垒问题;另一方面,要深入研究民营经济发展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进一步明确在国家现代化和民族伟大复兴中民营经济的作用,进一步明确和夯实民营经济理论和基础,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保障民营经济长期健康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理论和法治基础。
二是要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着力保障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下一步改革需要紧紧围绕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明确政府作用的边界,尽可能减少自由裁量权,该管的一定要管到位,该提供的服务要充分提供,同时该由市场决定的事情要充分放开,充分尊重和保障企业的自主权,以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来保障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三是要进一步优化改革推进的方式,促进重点领域改革落地见效。张军扩说,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新时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视程度和所部署的重大改革举措都前所未有,推进改革的力度也前所未有,改革开放在诸多重要方面也不断取得积极的进展。但从对企业和地方的实际调查所反映的情况来看,改革举措真正落地还是不够有力,与市场主体的期待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针对上述情况,他建议,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经验,下一步要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关系,给基层探索留下更大的空间;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尤其是地方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强化对干部的正向激励和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
四是要通过深化改革着力创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政策的调整要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之上做好新旧政策的衔接,处理好存量与增量的关系。政策的酝酿、颁布与实施都要有一定的提前量,要给相关的企业调整留下必要合理的过渡期。同时要切实贯彻落实把非经济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的评估要求。
五是要以更加主动的姿态努力扩大对外开放。“在逆全球化浪潮愈演愈烈、地缘政治博弈不断加剧的背景下,我国扩大对外开放所面临的环境将会更加复杂,挑战和困难也会显著增多。”张军扩说,对此,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在充分维护我国利益的前提下,以更加主动的姿态、更多的单边方式扩大对外开放;处理好释放内部需求潜力与扩大对外贸易的关系,处理好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之间的关系,在内外互动、合作共赢中形成良性循环的新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