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第A6版:法律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A6版            法律
 
今日关注

2024年1月3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优化央企资产交易流转透出新风向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伟伦

国资委近日发布《关于优化中央企业资产评估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旨在助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优化资产评估管理工作,地方国资可以参照执行。同时,《中央企业估值报告审核指引》配套发布,进一步规范完善央企估值管理工作。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优化央企资产评估管理将有助于优化国有资产使用价值,使其更加高效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利于吸引投资,防范资产浪费和滥用。

《通知》特别明确,要健全完善知识产权、科技成果、数据资产等资产交易流转定价。中央企业及其子企业发生知识产权、科技成果、数据资产等资产转让、作价出资、收购等经济行为时,应当依据评估或估值结果作为定价参考依据。经咨询3家及以上专业机构,确难通过评估或估值方式对标的价值进行评定估算的,依照相关法律和企业章程履行决策程序后,可以通过挂牌交易、拍卖、询价、协议等方式确定交易价格,其中挂牌或拍卖底价可以参照其账面价值、历史投入成本等因素合理确定。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专利代理人张凯律师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常情况下,企业在资产交易流转定价过程中应该注意《公司法》《合同法》《反垄断与不正当竞争法》,以及知识产权法规、财务会计法规和有关隐私和数据保护类的法规,如果资产涉及到有价证券,还要遵循《证券法》的相关规定。然而除此之外,作为央企及其子机构,还需要注意《对外投资法》《国家安全法》以及有关国企改革的法规与制度。

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数据已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后的第五大生产要素,不断激发数据要素的核心价值正日益成为数据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基础。“数据资产通常被视为一种知识产权,数据资产包括各种类型的数据,例如客户信息、市场趋势、业务指标等。” 张凯认为,在数字化和信息化时代,这些数据可以被组织和利用,以提供商业洞察、支持决策和创造价值,因此《通知》将数据资产纳入定价考虑范围,有助于对其价值进行评估,确保在交易中能够得到合理的定价。

记者注意到,数据类知识产权流转不活跃,数据要素价值发挥不充分以及交易市场存在堵点,主要是由于数据权属不清晰、数据安全合规有风险、相关标准不统一等,也影响了数据要素在知识产权价值领域的发挥。

对此,张凯表示,《通知》将数据资产纳入知识产权的范畴,有助于更全面、科学地进行资产定价和交易管理,从而更好地保障企业的知识产权权益。

“此外,将数据资产与专利、商标等其他知识产权一并考虑,有助于实现知识产权的综合管理。这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企业的知识产权状况,有利于科学、合理地进行交易和决策。同时,数据资产往往反映了企业在技术创新和研发领域的投入和成果。通过将数据资产纳入定价考虑,也可以更好地反映企业在这些方面的努力和价值,从而更准确地制定交易价格。”张凯说。

事实上,国家知识产权局此前就先后选择在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山东、福建、广东以及深圳市8个地方开展试点工作,也印发了《数据知识产权地方试点工作指引》,进一步明确试点工作的任务要求。各试点地方也正在主动作为,结合地方实际开创性开展了一系列试点工作。

然而,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我国数据发展法治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构建数据要素市场主要包括保护数据产权,包括推动数据确权、定价、交易有序展开,以及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健康运转这两个方面。

此外,张凯表示,包括数字资产在内的知识产权类资产评估,也存在一些共通的难点。一是在主观性和复杂性方面,评估知识产权往往涉及到主观判断和复杂的法律、商业和技术上的考量,因此确定知识产权的价值和范围可能因评估者的主观判断而异,使得资产可能存在多个维度的价值。二是估值困难,这类资产通常不像物理资产那样容易量化。三是存在变动性,该类资产价值可能会受到市场、技术和法规变化的影响,特别是近年来出现的新技术、新市场的变化趋势,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修改,都可能对其价值产生重大影响。

“保密性和信息不对称,以及国际差异等也常常成为知识产权类资产评估中的堵点。比如涉及到跨国公司或国际市场,知识产权法规和实践的国际差异可能增加评估的复杂性。”张凯说。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 通讯地址:北京市三元西桥中国贸易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