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新春“第一会”聚焦高水平对外开放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本报记者 周东洋
一年之计在于春。龙年春节假期后,山东、浙江、上海、河北、安徽、广西、巴中、吉林、辽宁等地召开了新春“第一会”,聚焦高水平对外开放、优化营商环境等。
2月18日,山东召开全省高水平开放暨高质量招商引资大会,聚焦“高水平对外开放”“高质量招商引资”。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白明表示,山东在“新春第一会”中提出加力构筑高效能互联通道、加力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加力培育高融通产业生态、加力塑造高标准营商环境等多个“高”,充分体现出山东新一年全面提升高水平开放层次和能级的决心,也显示出山东对开放工作部署的系统性与科学性。
山东作为中国经济大省、沿海大省,过去一年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2023年,山东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新增4000多家,外资企业新增2518家、增长8.1%;实际使用外资居全国第五位,阿斯利康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相继落地。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孙爱军表示,下一步省发展改革委将用好6000万元总部经济发展资金、3000万元项目前期工作经费,重点支持世界500强、央企、民营500强企业项目落地。
2月18日,浙江省在“新年第一会”上强调,今年要锚定一季度“开门红、开门好”, 抓好工业运行,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会议指出,要着力稳外贸优外资,持续打好“稳拓调”组合拳,大力推进“千团万企拓市场增订单”行动,着力扩大中间品贸易,做优做强海外仓等新业态新模式,充分挖掘跨境电商出口潜力。
当天,浙江还发布了《2024年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政策》,其中明确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抓住国家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推进服务业领域扩大开放等政策机遇,加强重大外资项目储备、招引。
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要更大力度、更加有效地吸引和利用外商投资。去年,浙江制造业招引外资实现重大突破。浙江实际使用外资增长4.8%,其中制造业使用外资增长85.8%。“新的一年,我们将围绕‘415X’先进制造业和八大产业,着力招引标志性外资大项目。”浙江省商务厅投资处副处长邵嘉宾说。
2月19日,广西召开新春“第一会”,主题为“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会议提出,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优化营商环境是保障,要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实体经济调研服务,培育“营商广西·桂在便利”服务品牌,完善投资便利服务体系,加快实现承诺便利、设立便利、经营便利等方面的便利化政策,建立促进多要素便利流动的体制,试点贸易便利、投资便利、资金流动便利等领域改革。
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上海市召开2024年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启动“‘潮涌浦江’投资上海全球分享季”系列活动。同时,上海营商环境行动方案的7.0版也正式发布。
在过去的6年中,上海每年都在岁末年初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出台一版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从1.0版到6.0版,共实施了951项任务举措。而在今年的7.0版方案中,上海又推出了五大行动150项任务举措。7.0版方案提出,以市场化为鲜明主线、法治化为基础保障、国际化为重要标准,持续打造贸易投资便利、行政效率高效、政务服务规范、法治体系完善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主要措施包括对标改革提升行动、企业服务提升行动、营商环境协同共建行动等。
安徽省新春“第一会”上强调,必须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会议提出,要打造更为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加快建设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要打造保障有力的要素环境,建立健全协同联动的要素保障工作机制;要打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持续深化改革……
2月18日,河北召开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大会,河北连续两年新春“第一会”都聚焦优化营商环境。“这抓住了河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关键。”广东财经大学特聘教授、大湾区双循环发展研究院院长陈甬军说,一流的营商环境,是先进的生产力,亦是持久的竞争力。相比东南经济发达省份,北方省份近年主要在解决营商环境问题,这是针对目前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在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