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一带一路”取得显著成效(聚焦两会)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凡
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3月3日下午举行,这是2024年全国两会的首场新闻发布会。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副秘书长兼新闻发言人刘结一介绍了大会议程并回答记者提问。其中,对中国经济看法,特别是就业形势、共建“一带一路”、民营经济等问题倍受各方关注,这意味着这些话题也将成为今年两会期间的热点话题。
“政协委员们一致认为,过去的一年,我们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经济总体回升向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展望未来,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良好基础和有利条件,经济长期向好态势将持续巩固和增强,前景光明。”刘结一表示。
特别是刚刚过去的2023年是我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十周年,也是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十年实践充分说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了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符合各国人民共同利益,为处于十字路口的世界指明了前进方向,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
“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共建国家实现共同发展、增进人民福祉提供巨大机遇,取得显著成效。”刘结一说。
共建“一带一路”典型项目成果丰硕。刘结一举例说,中巴经济走廊作为共建“一带一路”重要先行先试项目,为巴基斯坦国家发展和地区互联互通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希腊比雷埃夫斯港与中国公司合作后成为地中海第一大港;不少游客乘坐中老铁路火车跨境旅游,老挝由“陆锁国”变为“陆联国”;“雅万高铁”让印尼人民进入“高铁时代”;各类民生工程助力非洲、亚洲、南太平洋、拉美和加勒比等地区解决民众用电、饮水等难题,改善医疗基础设施、推进乡村减贫。
刘结一说,十年来,我国政府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24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形成一大批合作项目,搭建起世界上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前景广阔。
刘结一介绍说,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凝聚共识,是全国政协对外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全国政协统筹开展公共外交、民间外交、智库外交。一年来,全国政协同50个国家的200多个机构交流互动,同41家国外智库和12个民间组织新建立联系,邀请国际组织驻华代表、外国驻华使节、高级访问学者“进政协”,成立十四届全国政协中非友好小组,支持指导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举办以“开放、发展、文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中国经济社会论坛,宣介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
刘结一记得,在“驻华使节进政协”活动中,有位大使深有感触地说,“世界面临前所未有的变化,需要‘桥梁’而不是‘高墙’,需要增进理解而不是扩大隔阂,需要弘扬合作而不是制造对抗。‘一带一路’就是实现互利共赢的桥梁”。
“越来越多不同国家的人民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进程中收获了政策沟通、设施联通的成效,分享了贸易畅通、资金融通的实惠,也感受了民心相通的温暖,体会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仅是理念,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践成果。”刘结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