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第A3版:聚焦两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A3版            聚焦两会
 
今日关注

2024年3月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促进数据流通交易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本报记者 王曼

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健全数据基础制度,大力推动数据开发开放和流通使用。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据作为第五大生产要素,已成为推动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驱动力。”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普华永道亚太及中国主席赵柏基带来了《促进数据流通交易,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案。他表示,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国家部委及地方层面陆续发文,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同时围绕十二个领域,积极探索数据开发利用的场景。数据要素是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等新技术实现突破、赋能经济社会发展、赢得国际竞争力的根本。

“目前,在政策、平台、参与主体方面,数据流通交易还存在一些堵点。”赵柏基分析道,政策层面,在数据要素发展以及深化流通交易探索等方面的整体激励仍然不足,对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发挥乘数效应形成了一定的制约;平台层面,近年来全国各地陆续设立数据交易所,但在功能定位、产品供给、规则机制等方面还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数据交易需求;参与主体层面,数商企业数量快速增长,但大部分的个体规模、能力均有限,在地域及类型分布也不够均衡、服务质量等方面不够完善,整体市场缺乏能力强、服务经验丰富的头部机构。除交易平台外,数据流通交易生态体系的参与主体,包含数据生产、数据流通、数据应用、数据生态保障等在内,统称为数商。截至2023年,我国数商企业超200万家。

赵柏基表示,只有在政策、平台及参与主体等方面打通重要“关节”枢纽,促进数据要素高效流通交易,才能充分释放其价值,驱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此,他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加强跨部门统一协同,加大对创新探索的激励,引导企业及金融机构共建数据要素流通生态。为给各行各业的数据要素协同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应尽快发布《“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的正式稿,并出台涉及十二个领域的配套指引细则。同时,相关部门,例如国家数据局,应发挥统筹协调作用,联合国资委、国家税务总局、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等部委,在数据要素流通领域研究出台包括税收优惠、荣誉认定、金融扶持等激励措施。此外,也可以增加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数字金融、数据资源入表及数据资产融资的绩效考核指标。同时,尽快清晰合规与确权的实现路径以及出台具体的指引细则,配套相关案例,为企业在数据合规与确权方面的操作提供可参考的统一规范。

第二,加强各地交易所在规则、流程、信息等方面的协同与互通,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的数据要素流通交易市场体系。2023年9月,全国18家数据交易机构联合签署“全国数据要素市场可信交易倡议书”,有关部门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建设国家层面的数据交易平台,制定数据要素跨平台流通机制、建立统一的数据交易规范,参考资本市场的经验,建立全国性与区域性多层次数据交易体系。

第三,在各细分领域引导培育一批业务能力强、服务质量高的数商,为打造健康的生态树立标杆,带动更多主体参与,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促进数据要素生态的健康发展、树立行业标杆,应引入不同所有制的企业,中央及地方各级国有企业可以发挥使命担当作用,围绕核心资源能力,积极参与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成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 通讯地址:北京市三元西桥中国贸易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