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第A11版:凝心聚力共奋进 奋楫扬帆新征程·特别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A11版            凝心聚力共奋进 奋楫扬帆新征程·特别关注
 
今日关注

2024年3月12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持续努力提升满意度

来源:中国贸易报  

行进中的中欧班列

“中欧班列—上海号”开行至今,已经成为上海稳定连接欧亚大陆、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通道,无论是面对疫情、海运价格回落、俄乌冲突的持续影响。公司打造了一支特别能战斗的业务团队,尤其是以青年员工为主的销售团队和操作团队,奋斗在业务最前线,各司其职全力应对陡然而至的铁运淡季,竭尽全力收货、加班加点赶单、没日没夜查验,最终实现上海号逆势生长,创造了发运量历史新高,打了一场漂亮仗,赢得客户的信赖。内在能力提升,外在形象和服务等都得到各方的肯定。中欧班列(上海号)、“进博号”的接连发车受到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CGTN等中央媒体与上海本地媒体,以及几十家主流媒体和网络新媒体予以大量报道。其中,新华社的两条图文报道均突破70万人次阅读量,密集的报道获得客户方与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上海号”快速发展离不开数字化布局。数字化技术应用正值上海疫情最严重时期。当时,在上海市商务委的牵头下,东方丝路与亿通公司密切合作,在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基础上开发了“中欧班列一站式服务平台”,在2022年4月中旬顺利上线了资讯专窗和作业专窗。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从3个方面提升了效率。一是原先客户线下递交纸质材料,由公司和报关行分别录入到铁路系统和海关系统进行申报,现在通过“单一窗口”申报,转变为多方协同作业在一张大表,自动生成符合要求的运单和报关单,节约至少50%的人力;二是原先需要与客户来回电话确认数据的准确性,且运单和报关单内相同数据,由于是两家单位操作无法及时做到同步,转变为由系统对录入数据进行格式和业务校验,进一步规范填报要求,同时两类单证内的相同数据可以做到自动填充,相互同步;三是原先客户只能通过电话、邮件等形式分别与东方丝路和报关行确认受理状态,转变为客户可随时查询和跟踪受理状态及结果,方便及时安排后续业务。

上海地处东海之滨、长江门户,是全国海陆空交通枢纽,不仅水路通达、航空发达,在陆路运输上也有独特优势,一直是重要的国际贸易节点城市。“上海号”的开行对进一步提升上海国际贸易中心能级、强化上海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开放枢纽门户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上海号”紧跟这座城市的发展速度。

作为货源集聚地、制造基地、消费品牌集聚地、进口产品首要展示地,上海对进出口的需求很大,选取客户的渠道也比其他省市更多,客户对运输的品质要求非常高,而铁路运输正好能够填补这一块的空缺。 “上海号”自诞生起就锚定高货值产品,此举主要目的就是为获得稳定的客户。在海运价格高涨的时候,低货值产品会迅速涌向中欧班列,看似货源充足,但一旦海运价格下跌,这部分客户便又会流向航运企业,导致班列货量出现“断崖式”下跌,严重影响班列的稳定开行。

对于中欧班列长远发展不利的因素还有一个就是补贴经济的存在。补贴经济在某种程度上确实能刺激市场的发展,但并不是长久之计,因为市场竞争终究是要回归到市场化的经济环境中,如此才能真正建立起核心竞争力。而“上海号”在没有补贴的背景下正快速成长起来,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这无疑为接下来中欧班列去补贴化运营进行了有益探索。

上海东方丝路多式联运有限公司将持续发挥政企合作、央地合作新动能,稳定开行中老班列。2023年11月,公司与松江区政府、中铁国际多式联运有限公司合作,开行了上海首列中老班列,为中国和东盟实现货物贸易、产业双向联通开辟了新通道。充分发挥海关监管场所新优势,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业务。

2023年开行的“中欧班列—进博号”上承运的进口化妆品首次尝试了跨境电商通关模式。为有效发挥监管场所功能,中欧班列(上海)有更多的报关模式来支持“丝路电商”,让更多的产品、商品通过“丝路电商”进入中国展示、销售,给客户提供极具性价比的物流选择。创新发挥多方合作新模式,积极拓展多式联运、“班列+仓储”、“班列+班列”等业务。

中欧班列“上海号”经过两年多来的运营,产品质量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未来,将与各合作单位进一步深入协作,继续提高服务品质,以优质的服务吸引更多客户选择上海平台。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 通讯地址:北京市三元西桥中国贸易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