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改革正弘:市场运作展新颜
来源:中国贸易报
问:请您简要介绍与回顾正弘公司市场化的发展历程,以便广大读者深入了解正弘如何从体制内脱钩,通过30年的运营,不断发展壮大,到现在斩获诸多荣誉的同时,使得公司在全国同行业当中位居领先地位。
郭辰健:我们正弘公司是一家专业性的企业,主营工程造价咨询、招投标代理及政府采购等工程咨询业务。去年公司30岁,可见在整个行业中公司成立是比较早的。之前政府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基本由市政工程管理局自行管理,核心计价体系是定额,即由政府管理的指导价来确定工程造价。
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政府投资的基建项目逐渐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原来的定额计价逐步被市场竞争定价代替。正弘的前身,是由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出资成立的上海市政审价事务所,被原建设部认定为全国首批工程造价甲级咨询单位;1999年,根据政企分开的改革思路,与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脱钩,由上海市市政行业协会和上海市市政定额管理站共同出资并更名为“上海正弘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2006年,公司正式更名为“上海正弘建设工程顾问有限公司”。经过几十年的沉淀积累,公司不断发展壮大。2019年公司工程造价业务年度产值在全国行业综合排名中位列第32位,在上海市排名第6位,是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标杆品牌企业。
问:您是否认为,对企业来讲,市场化运作之后竞争虽然很激烈,但企业发展得更快,因为压力变动力?
郭辰健:可以这么说。大概从2000年开始,企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就上海来讲,从2000年开始建设650公里高速公路网络体系,采用多元化的投资模式,正弘开始参与建设项目的全过程造价咨询、招投标代理及政府采购等业务,帮助政府进行全过程的投资控制,比如沪青平、莘奉金、同三高速公路等项目。
上海高速公路网之后,公司参建了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6号线、10号线、11号线、16号线,还有现在在建的18号线。18号线总的投资是462亿元,项目建设期长达十几年,我们全过程参与,该项目是我们正弘公司成立至今承接的最大的项目。从2014年开始到现在已十年时间,预计还有三四年时间才能全部完成整个项目的投资监理工作。轨道交通特点是投资量大、建设周期长,还有专业性强。从专业角度不单有土建专业,安装专业,还有当下的无人驾驶的智能化系统。所以说,专业要求非常高,在专业人员的配备上要求也非常高。
除此之外,我们还参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工程,主要参建项目:世博中国馆,世博村,世博行政中心;房建项目如上海中心、洲际集团上海Indigo酒店项目等;道路桥梁如洋山深水港(一期)工程东海大桥工程,上海长江隧桥工程等;越江隧道西藏路越江隧道工程、周家嘴路越江隧道新建工程等;环保水利项目如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二期)芦潮辅助区工程等。
在此过程中,公司也获得诸多荣誉,如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伸工程荣获国家“优秀工程造价成果”一等奖;世博会中国馆等工程竣工决算审计荣获上海市委、市政府颁发的“服务世博 奉献世博”等优秀集体、个人的嘉奖表彰,其他荣誉奖项不再赘述。
问:专业领域做深做好很不容易,陈吉宁书记一再强调,专业服务领域要“走出去”,走向国际。正弘公司是否思考,在立足上海、面向全国的同时,考虑走向国际?
郭辰健:我们也想过,正弘从1993年成立之初,服务区域便在延伸,可以说是立足上海服务全国。我们全国现在有广东、广西、重庆、湖南、江西、安徽、福州、无锡八家分公司,有机会也会考虑境外。但国内的造价体系跟国外还是存在较大差异,随着造价行业改革及“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正弘内部也在不断深化改革转型升级,为企业走向国际打下基础。
问:陈吉宁书记提出专业领域走出去之后,由市政府领导带队,开展多场座谈交流活动,有不少机构已付诸行动,正弘在这方面是否参与过国际交流?
郭辰健:我和上海市建设工程咨询行业协会领导们一起参加过多次国际交流。像RICS上海地区总部主席也到正弘沟通交流过。近期,我们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项目管理造价咨询的专业团队有一次非常深入的交流,计价体系在逐步接轨,有机会还是要走出去。
问:如果将来正弘公司想走向国际化,您认为企业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郭辰健:我们企业要走国际化道路,在国外市场中参与竞争,关键还是在人才方面。因为这需要既熟悉工程造价专业又要了解当地的法律法规,也要能用当地语言或国际通用语言沟通交流的综合性复合型人才,要求相对较高。
问:看来未来正弘国际化之后又要更名了,现在已经是第二次更名,以后可能还有第三次更名,正弘国际集团。
郭辰健:说到更名,公司第一次更名是针对造价咨询的服务,之后改为“顾问”,即“建设工程顾问有限公司”,是一个全方位的工程咨询的概念,契合现在全国建设领域实施的全过程工程咨询。从咨询角度来看,就把设计、招标、造价、财务等各专业综合在一起,为业主提供全过程的工程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