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体博会:集群联动 服务下沉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本报记者 毛雯
2024(第41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以下简称“体博会”)日前在成都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举办。体博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本届体博会规模达18万平方米,来自国内外的1600余家企业参展,数量较上届增长20%。
体博会由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中体联(北京)体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中体联(海南)体育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主办。
本届体博会采取“3+N”模式,在保持健身展区、体育场馆及器材展区、体育消费与服务展区三大传统展区的同时,推进“女性健身”“青少年体育”“政府体育事业”等展览内容提质升级。其中,根据行业发展趋势策划并扶持“新兴城市体育运动”“运动康复及检测”“装配式建筑及智慧化场馆”等细分展览板块的发展,依据行业特点进行展览内容的场景化设置。
“这是体博会第六次来到成都。”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主席李桦表示,体博会将新征程的首发地定在成都,有着特别意义,既有曾经5次的“成都记忆”,也有成都自身的原因。成都作为西部新经济的引擎,拥有物流和资源优势,符合支持体博会实施“体育制造业集群联动、实现体育服务下沉”的办展初衷。
多维度实现新突破
“本届体博会在多个维度上实现了新突破。”据体博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是展会多项数据创造新高。境内专业观众预登记人数超过万人,海外专业观众预登记人数超过3000人。二是展会同期举办了20项论坛会议、4项技术研讨、9项商贸对接和16项展馆活动。三是“政府+商业+大众”的观众服务模式创新。本届体博会推出了“组委会推荐观展路线”,旨在根据政府端、商业端、大众端的不同需求设置九大观展线路。
上述负责人表示,在延续去年展区规划的基础上,本届体博会进一步细分市场领域的热点趋势,将健身展区、体育场馆及器材展区、体育消费及服务展区、政府展区四大主题展区在主题内容上进行精细化设计。除国内企业外,本届体博会还吸引了来自印度、南非、韩国、美国、巴西、英国、澳大利亚等64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参展。
“黑科技”产品备受关注
近年来,体育用品制造业紧跟时代潮流,不断推进行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革,各类趋势性新品在市场上持续涌现。长期深耕于一线市场的体博会不乏多元化的“黑科技”产品。在本届体博会上,产品所展露出的“科技创新”痕迹愈发明显,尤其是数字化、智能化、AI+赋能多个品类,行业趋势新品合集得以形成,极具潮流性的趋势新品遍地开花,行业市场新趋势由此解锁。
其中,首次亮相体博会的四川馆以“汇聚产业发展新动能”为主题,展示涵盖体育产业“四川模式”、体育用品“四川制造”、体育赛事“四川火热”、体育旅游“四川风光”、体育消费“四川场景”、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国家体育产业基地、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体育融合发展等领域。
从“G+B”转向“G+B+C”
自本届起,体博会从“G+B”(“政府—企业“)向“G+B+C”(“政府—企业—客户”)迈出了一步。体博会通过强化“产品展示+活动体验”,举办了以“一起向健康”为主题的2024中国体博会运动嘉年华系列活动,包括全国五人制棒球公开赛(西南赛区)、2024(成都体博会)轮滑滑板嘉年华、2024年IFBB宇宙先生资格赛及CBBA PRO中国健身健美精英职业联赛(成都站)、2024年中国大学生健身健美锦标赛暨世界青年健身健美锦标赛选拔赛、双羽天下羽毛球挑战赛、热辣匹克球、投篮无界挑战赛、小羽球表演赛等。
此外,同期举办深度解读体育用品各细分领域关键技术研发要领、展现最新科技成果的行业技术研讨会,以及共享交流行业渠道和平台资源的商贸对接会。
业内人士称,上述活动将进一步激发大众运动热情,进一步深入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目标。体博会正是从G、B、C三端视角出发,展现新质生产力在体育用品领域如何从“新”到“质”的演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