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放大“专精特新”优势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伟伦
在数字经济时代,专精特新企业紧抓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数字技术,在细分领域、细分赛道上深耕,是呼应国家创新发展,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方式。业内人士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称,专精特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独特的技术、产品或服务。在数字化时代,这种独特性可以通过先进的数字技术得到进一步放大。
“在专业化分工链条上,数字技术能够通过与产业链、供应链的深度融合,整合供应链、产品制造和市场等生产与运营环节,提升企业资源配置效率,专注于产业链上的生产环节,为提高专精特新企业专业化生产效率提供技术支持。”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教授罗来军说。
在动态竞争条件下,企业需根据市场的快速变化不断对自身资源、技术、能力等进行积累和建设,从而获取竞争优势。其中,产品供给、要素集成、资源交换等是企业在动态环境下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对此,有关业内人士表示,专精特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独特的技术、产品或服务,而在数字化时代,这种独特性可以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得到进一步放大。“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企业可以更精准地洞察市场需求,优化产品设计和生产流程,从而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也使得企业能够实现智能制造,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该业内人士介绍。
今年以来,我国中小企业产销持续改善,特别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加速释放,发展势头强劲。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我国专精特新创新指数为286.4,比去年同期增长25.2%。从产业看,新材料、生物两大产业保持较强的创新活力,创新成果加速形成。
然而,也有企业表示,数字化时代也给专精特新企业带来了一定挑战。例如,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进行数字化改造,这对于规模较小的专精特新企业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此外,随着数据的不断增加,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确保企业数据的安全性和合规性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数字化时代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需要不断创新,保持技术领先,才能在市场中立足。
对此,记者注意到,2022年“专精特新”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在资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成为中央部署“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项重要举措。此外,专家也提示,面对这些挑战,专精特新企业需要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一方面,企业可以加强与政府、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研发新技术、新产品,降低研发成本,提高创新效率;另一方面,企业应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打造一支具备数字化技能和创新思维的高素质团队。同时,企业还应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确保企业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