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山越海架金桥
来源:中国贸易报
![]() |
中国—塞尔维亚经贸论坛暨第三届链博会推介会 本报记者 贾嘉 摄 |
![]() |
中国—意大利经贸论坛暨第三届链博会推介会 本报记者 贾嘉 摄 |
![]() |
中国—奥地利经贸论坛暨第三届链博会推介会 本报记者 贾嘉 摄 |
(上接第1版)
会上,意大利外贸协会秘书长多尼诺蒂和博塞利先后致辞。他们表示,意中双方始终保持稳固的双边关系,意大利企业发展离不开中国市场。当今世界地缘政治挑战增多、全球经济发展面临不确定因素增加,意中企业更应加强经贸合作,通过链博会等重要合作平台,构建更加紧密的产业链供应链伙伴关系,为推动意中、欧中经贸合作行稳致远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任鸿斌表示,中国贸促会愿与意方一道,坚定支持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支持两国企业优化升级传统领域合作,同时拓展电动汽车、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合作,欢迎意方更多企业和机构参加第三届链博会。中国贸促会将一如既往,为发展中意两国经贸关系努力。
热情洋溢的讲话正如沿着波河平原吹来的地中海之风,温暖着每位在场观众,现场响起阵阵掌声。
意中理事基金会秘书长马可·贝廷是一位“中国通”,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2024年11月,他率领15家意大利企业一同参加第二届链博会,并高度评价链博会的重要意义。
贝廷认为,世界各国都应欢迎中国的发展,向中国学习,借鉴中国智慧、倾听中国声音;希望中国更多向世界分享自己的发展经验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通过互学互鉴,实现共同发展。
巧合的是,贝廷与700年前另一位东西方交流的使者马可·波罗不仅同名,更同样来自威尼斯。700年前,马可·波罗跨越万里来华,驼铃联系起丝路两头的中国与意大利;700年后,同样的一位“马可”正继承前人的精神,继续投身到中意友好合作、经贸交流的事业中去。
茉莉花香叙“铁杆”友谊
中国企业家代表团再次跨越亚得里亚海的碧波,来到位于巴尔干半岛腹地塞尔维亚。
当地时间3月20日上午,贝尔格莱德的塞尔维亚工商会大楼传出婉转的歌声,“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塞尔维亚“魔法”儿童合唱团的表演为中国—塞尔维亚经贸论坛暨第三届链博会推介会拉开序幕。清亮的童声拉起会场上友好合作的热烈气氛。
塞尔维亚工商会主席查代日、经济部长梅萨罗维奇等塞方嘉宾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讲。他们表示,塞中两国是历经风雨、患难与共的“铁杆朋友”,双边经贸合作迸发强劲活力。希望两国企业用好链博会等国际平台,拓展新兴产业合作,共同构建安全稳定、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期待更多有实力的中资企业赴塞投资兴业。
访问中,随处可见中塞“铁杆”友谊的生动体现。
一位中国企业家代表团成员回忆:“我在超市购物时,发现银行卡没法刷,身上带的美元、欧元都没法结账。正尴尬时,一位当地的小伙子帮我刷了卡。我想付给他欧元,他不要;让他等我换汇付给他钱,他说也不用,开车就走了。我十分感动。”
在参加中塞经贸论坛暨第三届链博会推介会前,一位来自医疗企业的中国企业家代表团成员正巧遇见一位患有眼疾的当地患者,患者疾病严重,在当地无法治疗,便问这位企业家是否可以到中国就医,或者邀请中国医生到塞尔维亚为他治疗。“在中国进行这类治疗完全没有问题!欢迎你来中国!”中国企业家欣然同意。
春天孕育着希望,在这个春天,中塞经贸关系也正迎来新的机遇。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和当时为南联盟一部分的塞尔维亚仅在农产品、矿产等初级产品领域有少量贸易,而如今的中塞经贸合作已有了巨大发展。2023年,中塞双边贸易额达43.5亿美元。2024年7月1日,中塞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同年,中国也超越欧盟,成为塞尔维亚最大的贸易伙伴。正如塞尔维亚科学、技术发展和创新部部长贝戈维奇所言,塞尔维亚和中国完全有理由建立起强大的经贸联系,实现互利共赢。
当地时间3月21日,任鸿斌率中国企业家代表团主要成员拜会了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双方强调,中塞“铁杆”友谊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坚定的政治基础,经贸合作潜力巨大,双方将在不断巩固现有领域合作基础上,开拓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创新合作。武契奇的话语既真挚又坚定,满怀着对发展中塞“铁杆”友谊与经贸关系的决心,在场中国企业家代表团成员深深为之感动。
3月22日,代表团结束短暂的访欧行程,但中欧经贸合作的金桥愈加坚实。通过这些天里的广泛交流与务实对接,中欧双方企业家相互了解更深、合作信心更足。他们都表示,将共同努力,推动中欧在经贸合作领域携手前行,成为互利共赢的好伙伴,共同开创充满希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