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第A4版:第三届链博会·企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A4版            第三届链博会·企业
 
今日关注

2025年7月1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MSC深耕中国:共创共享“链”机遇

来源:中国贸易报  

全新推出的冷藏货物集装箱监控系统、独立的东西向运输网络、生物燃料解决方案……在第三届链博会上,MSC地中海航运(以下简称“MSC”)以“携手共筑畅通无阻的世界”为主题,亮出深耕中国的“硬核成绩单”,同时展示其在航运领域可持续发展、数字化转型的创新实践。

织密网络

助力中国与全球市场链接

自1998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以来,MSC已在大中华区布局30余家办事机构,构建起从沿海核心港口到内陆腹地城市的立体物流网络,成为连接中国与全球贸易的关键纽带。

MSC现拥有900艘集装箱船舶、总运力已突破600万TEU(标准箱)、年运输量超过2700万TEU(标准箱),在全球设有675个办事机构并运营着300条航线,连接超过155个国家和地区以及520个港口,是一家航运龙头企业。

港口合作与内陆延伸的成果是MSC在本届链博会上的展示重点。这一系列成果的背后,是MSC在中国拓展业务的坚定步伐——2025年2月,MSC推出独立的东西向运输网络,为中国企业提供覆盖亚洲至北欧、亚洲至地中海、亚洲至北美东海岸、亚洲至北美西海岸及跨大西洋五大贸易区的航线选择;2024年,MSC在青岛港的集装箱年载量突破230万TEU(标准箱),这一数字背后是双方多年来在航线加密、设备升级、效率优化等方面的深度协同;2024年6月,MSC在西安设立分公司,并推出连接西安与青岛的海铁联运服务,此举进一步强化了青岛港作为重要内陆出口门户的关键作用;2024年4月,MSC与辽宁港口集团联合推出“通辽—大连”海铁联运服务,显著提升了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的综合物流效率,有效激活了内陆腹地的贸易潜力……

“中国是MSC的重要市场,MSC将继续加强与中国当地企业的伙伴关系,我们也希望在链博会平台上结识更多合作伙伴,助力中国与全球市场链接。”MSC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朱竞说。

创新驱动

践行创新发展和绿色转型

本届链博会上,MSC数字化与绿色转型的创新成果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MSC为干货货物运输配备了智能集装箱系统,客户可以实时收集位置、温度和箱门打开等数据。智能集装箱还能为整个供应链中货物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提供保障。今年2月MSC全新推出的iReefer冷藏货物集装箱监控系统,则专门针对冷链货物,提供温度、湿度等关键指标的全程监控,确保货物品质稳定。

作为数字集装箱运输协会(DCSA)的创始成员,MSC承诺,到2030年将100%使用电子提单(eBL)。MSC于2021年4月在中国推出MSC eBL解决方案,为中国企业提供更高效、更安全、更便捷、更环保、更经济的替代方案。

在绿色转型领域,作为当前全球运力第一的集装箱航运企业,MSC一直在助力实现国际海事组织净零框架制定的目标。目前,MSC正大力投资行业内规模最大、最具雄心的船队更新计划,订单涵盖150艘双燃料液化天然气(LNG)集装箱船舶,其中40艘已顺利交付。过去两年半时间里,MSC持续对现有船舶进行升级改造,累计进行了近300次改装停靠作业,并致力于全方位优化船舶性能,例如借助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实施数据驱动的船舶管理系统,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在绿色船舶领域,中国船企与MSC不断深化合作层次,拓展合作领域,为全球航运业的绿色、高端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也为船队的脱碳化发展贡献巨大。例如,恒力重工与MSC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涵盖船舶建造、供应链优化及绿色技术研发等,进一步拓展了双方在绿色船舶建造领域的合作空间。

朱竞表示,在当今快速变化的全球供应链格局下,战略协作对于稳定与效率至关重要。通过连续深度参与链博会,MSC旨在引领有意义的多边对话,促进创新并与合作伙伴携手应对当前挑战,共同构建一个更具韧性和更高效的供应链生态系统。

未来,MSC将继续依托覆盖全球的运输网络,进一步加码内陆市场业务布局,为中国客户提供更多元化、个性化的综合运输解决方案。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 通讯地址:北京市三元西桥中国贸易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