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港口:打造世界一流港口综合服务商
——在链博会上看山东省港口集团的创新实践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张伟伦 实习生 陈冉
溯流而上、沿河奔赴、筑陆港、开班列,扩容腹地“朋友圈”,打通陆海大通道,奏响“黄河大合唱”……在第三届链博会上,连续三年参展的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港口”)集中展示其在加快建设世界级海洋港口群和打造“依托港口的一流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创新实践。
众“链”成城
携手维护产供链稳定畅通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贸易保护主义及地缘政治博弈持续加剧,对供应链的韧性和稳定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港口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纽带和供应链的核心节点,在推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畅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北方重要港口企业,山东港口所处腹地是“一带一路”海陆十字交汇点,也是RCEP面向日韩东盟的“桥头堡”,在维护产供链稳定畅通中扮演重要角色。
面对全球产供链重塑的趋势,山东港口持续深耕商贸物流、航运金融、高端航运服务等新兴业态,加快由“单一港口运营商”向“供应链综合服务商”转型,已建成沿黄流域内陆港50余个,开通海铁联运班列100余条,承载河南、陕西等沿黄其他省份70%以上、山东省97%的外贸进出口量,年进出口货值达3.68万亿元。
为进一步夯实供应链,山东港口锚定世界一流港口综合服务商,积极建设世界级海洋港口群、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2024年,货物吞吐量突破18亿吨,集装箱量突破4400万标箱,位居全球第一、第二位;铁矿石、原油、铝矾土、粮食进口量约占全国进口总量的1/4、1/3、3/5、1/5;海向360余条航线通达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700多个港口,航线数量和密度稳居中国北方港口首位;陆向建成54个内陆港,开通104条海铁联运班列,基础枢纽地位持续巩固,核心节点作用不断放大。
“我们在本届链博会上重新定义港口,展示我们的创新转型发展和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成果,包括‘港口+航运+物流+贸易+金融’等;我们集成产业链、创造价值链、畅通供应链、构建‘共赢链’,拥有‘中韩日日达’‘山港快线’等五大航运品牌,将贸易融入原油、铁矿石等30余个货种;我们站在全球化发展的宏观视角,从传统海外码头运维不断向供应链、海外仓、工程物流、跨境电商等新兴海外业务拓展。”山东港口相关负责人向《中国贸易报》记者介绍。
以“链”为媒
加速推进供应链创新升级
区别于其他展会,链博会不是单一展示产品,而是展链条、展生态、展场景,通过纵向展示各链条各环节先进技术和产品及未来发展趋势,横向展示各类企业协同服务,助力各方拓展产业链朋友圈、延伸供应链伙伴网、集聚创新链驱动力。山东港口以此为契机,与供应链上中下游企业“手拉手”建立更紧密联系,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链博会也能更好汇聚同属一条“链”上的参展商,让各方找准自己在供应链上的位置,更好对接全球最优的“链”上伙伴,将供应链升级为“共赢链”。作为由“单一港口运营商”向“供应链综合服务商”转型升级的代表,山东港口连年参展也旨在有力证明山东港口补链、延链、强链和与更多“链”上伙伴和合共生、美美与共、共同成长的决心和信心。
据介绍,为了更好招揽“链”上的伙伴们,山东港口在第三届链博会上再次升级优化225平方米展区布局,引入VR/AR体验装置、自动化码头沙盘、桥吊模型等,利用先进的声光电技术,多场景、全方位、立体化展示山东港口在全球航运物流广阔版图中的雄厚实力和智慧绿色港口建设的重要成果。
抢滩海外、布局全球,增航线、扩舱容、拓中转,畅达六大洲,通连四大洋……面向未来,山东港口将以“链”为媒,继续秉持开放包容、协同共赢理念,深化与国内外产业链供应链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全球供应链体系优化升级,在链接世界的每一步中,书写更加精彩的港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