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钢铁集团:从钢铁巨擘到生态先锋
解锁产业链的“硬核浪漫”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兰馨 实习生 韩艺博
![]() |
当钢铁与数字碰撞,当重工与绿意相融,一家有着67年历史的老牌钢企正书写着属于新时代的链博故事。在第三届链博会上,南京钢铁集团(以下简称“南钢”)以“铸就钢铁新质未来,共创产业链生态价值”为主题,通过高端化、数智化、绿色化、融合化、全球化五大板块,呈现“五化”协同,系统展示南钢从传统钢铁制造向“智慧生命体”企业的转型之路,让世界看到中国钢铁工业的蜕变——这里既有支撑大国重器的硬核实力,也有玩转数字技术的灵动智慧,更有守护绿水青山的坚定决心。
大国重器的“硬核密码”
一块不起眼的钢板背后藏着不寻常的故事:它可能是“京华号”盾构机穿越地下数十米的“铠甲”,也可能是“蓝鲸一号”钻探深海的“骨骼”,或是“华龙一号”核电站抵御辐射的“屏障”。这些被用在国家重大工程上的特种钢材,让南钢高端钢材在大国工程中站稳脚跟。破解技术瓶颈的密码,藏在南钢“四大研究院+全球智库”的创新网络里。联合12国82家科研机构攻关,191项国际领先产品、70余项关键技术突破,让南钢的钢水有了“科技含量”。如今,从港珠澳大桥到央视大楼,从深海钻井平台到太空监测设备,印证了南钢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钢铁生产的“数字神经网”
数智化转型是南钢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智慧中心展示大屏”如同钢铁生产的“神经中枢”,整合26条产线、210套系统、百万个数据点位,实现从原料进厂到成品出库的全流程实时管控。以高炉炉温预测模型为例,通过AI算法精准预判2小时内铁水含硅量,使生产稳定性提升30%,成本降低显著。值得关注的是“元冶·钢铁大模型”的发布。这款与华为联合研发的智能系统,融合AI与行业机理模型,在“百景千模”专项中落地139项应用,机器视觉质检准确率超99%,超声波探伤实现内部缺陷“零遗漏”。这种“数智化+全流程”模式,正重塑钢铁行业的生产标准。
绘就钢铁工业“生态画卷”
在低碳实践中,南钢以“环保绩效A级企业”为标杆,走出了一条“绿色产业化”之路。“钢铁厂就一定是‘浓烟滚滚’的吗?”南钢用130亿元环保投入交出答卷:实施无组织超低排放治理,电动重卡穿梭厂区不见黑烟,余热发电每年省下数十万吨标准煤……在厂区的观景台远眺,满目青翠间掩映着现代化厂房,“钢与景”的和谐共生上演。南钢的“智慧环保管控平台”实现24小时动态监控,吨钢污染物排放量较此前下降超60%,加之工业旅游景区的打造,让“钢铁厂=高污染”的刻板印象被打破。与舍弗勒签订的低碳协议、参与欧盟EPD声明等举措,更彰显南钢在全球绿色供应链中的责任与担当。
拓展钢铁产业“联动棋局”
南钢的融合化战略,打破了钢铁行业的边界。通过新产业投资集团,布局61个项目、投资超140亿元,南钢成功打造了三大新兴产业生态,形成“钢铁+新产业”双主业格局。金恒科技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钢宝股份的电商平台、鑫智链的产业链金融等等,构建起跨领域协同的生态网络,最终形成一条比单一钢铁制造更有韧性的复合型产业链生态系统。
漂洋过海的“钢铁朋友圈”
在全球化布局上,南钢“9+1”营销网络覆盖60国,印尼焦炉基地年产650万吨焦炭,英国、日本研究院的技术联动,全球化人才培养等也让“中国钢”拥有了“世界魂”。从“一带一路”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到全球高端制造项目,南钢的高端钢材不仅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项目,更成为国际工程的优选材料。南钢正让“钢铁”成为“友谊名片”,链通全球。
在本届链博会的舞台上,南京钢铁集团将证明:钢铁的浪漫,不仅在于千锤百炼的坚硬,更在于拥抱变革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