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第A3版:观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A3版            观点
 
今日关注

2025年8月14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巴橙汁合作或因美关税升温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李晨 李俊霖

2025年7月9日,美国宣布自8月1日起对巴西加征50%的关税。面对美国的新增关税,巴西政府正准备采取反制措施,并计划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诉讼。北美市场是巴西出口的第二大目的地,仅次于中国。在2024年,巴西对美国的主要出口商品包括咖啡、肉类、橙汁等日常食品,以及石油、钢铁半成品、建筑工程材料等能源商品和基础化工产品。值得注意的是,巴西是世界第一大橙汁生产国,而美国进口的橙汁有一半来自巴西。虽然特朗普在7月30日的行政令当中对巴西橙汁给予新增关税豁免,但是在卢拉政府誓言反击的情况下,重新施加关税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在此背景下,橙汁行业或将成为中巴深化合作最具潜力的领域之一。

若美国取消关税豁免将对巴西橙汁出口行业构成沉重打击。根据巴西国际商务秘书处(SECEX)的数据,在2024年至2025年度,巴西橙汁总出口量的41.7%销往美国。此次新关税预计将影响到巴西浓缩果汁总出口价值的72%。除关税导致的价格上涨因素,橙汁行业还面临着市场需求增长乏力的问题。尽管欧洲大陆是巴西橙汁的另一个主要出口目的地,吸收了巴西52%的柑橘产量,但其市场容量难以完全消化美国市场份额的转移。因此,未来潜在关税将导致整个柑橘行业“价值严重下跌”。

亚洲市场的需求下滑令巴西橙汁出口前景进一步恶化。巴西对日本和中国等主要亚洲市场橙汁的出口量和收入已经大幅下降。巴西对日本的出口量下降了30%,至19300吨;对中国的出口量更是暴跌63.2%,至30100吨。两者合计的市场体量,远不足以消化美国市场受到冲击后的过剩供应。

近年来,中国NFC(非浓缩还原)橙汁市场的增长速度远超全球多数国家,其市场份额增长速度是其他中等增长国家平均水平的10倍。尽管在2024年至2025年度,巴西对中国的橙汁出口量出现下滑,但巴西业内对中国市场仍寄予厚望。2025年4月初,巴西柑橘汁出口商协会(CitrusBR)执行董事伊比亚帕巴·内托(Ibiapaba Netto)就曾表示:“中国一直是巴西出口的重要目的地,巴西致力于满足中国的重要需求,无论是在鲜果消费市场,还是在果汁加工领域。”全球最大橙汁供应商之一的巴西西澄集团(Citrosuco)首席执行官马塞洛·阿布德(Marcelo Abud)也对此表示:“在未来的几年内,中国将跻身世界橙汁消费的前列。”

由于产量和利润均高于冷冻橙汁,巴西橙汁生产商更倾向于出口非冷冻橙汁。然而,中国对非冷冻橙汁设置的较高关税,成为制约巴西橙汁扩大对华出口的重要障碍。中国对巴西输入橙汁的关税税率根据其温度决定,冷冻橙汁与非冷冻橙汁的税率不同。由于两国尚未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也未曾就橙汁商定进口协定税率,中国当前适用的最惠国关税仍为主要标准。

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冷冻橙汁的进口关税为7.5%,而非冷冻橙汁的进口关税为30%。尽管自2020年起,中国已将大包装非冷冻橙汁的进口关税从30%下调至15%,但对巴西非冷冻橙汁出口商而言,这一税率依然偏高。据巴西柑橘汁出口商协会测算,在当前关税水平下,巴西橙汁在中国市场的出口成本可能上涨至少30%,从而影响销量。

相比之下,巴西橙汁进入欧洲市场的平均关税为12%到15%不等,而即便在美国当前的10%的关税税率的条件下,巴西橙汁行业仍将面临1亿美元的额外成本。因此,从扩大进口的角度来看,中国目前对非冷冻橙汁施加的关税税率尚不足以为巴西橙汁打开更大的中国市场空间。

在不久前发布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里约热内卢宣言》中,与会各国重申,应促进基于规则的农产品贸易,确保包括农产品生产者、出口商以及与国际货运相关的商业服务,免受不必要且不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经济限制措施影响。该宣言为中巴两国在应对美国关税政策引发的国际贸易格局调整中,就橙汁贸易达成新合作协议提供了行动指引。

因此,加强中巴政府间的沟通与协调,力争就橙汁贸易达成更具优惠性的税率安排,不仅是缓解巴西橙汁出口滞销问题的关键路径,也将为推动中巴农产品贸易提质升级提供重要契机。

面对巴西橙汁行业所遭遇的艰难处境以及中国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两国政府和企业可从多个角度开展合作,共同推动巴西柑橘类水果及橙汁的消费,促进相关产品更有效地进入中国市场。

第一,就橙汁关税税率开展政府间协商。两国政府应积极就非冷冻橙汁的关税税率进行谈判,争取达成具有互惠性的优惠税率安排。此举将增强中国作为买方市场在全球橙汁贸易中的竞争力,为巴西橙汁打开更广阔的出口通道,相较于欧美市场形成吸引力优势。

第二,采取临时保护性措施促进双边贸易合作。两国政府可以考虑谈判并达成一份“在特定国际贸易环境下对特定商品的互惠保护性收购与关税税率”的谅解备忘录。在第三方对一国征收高额关税的情况下,另一国可以就受到第三方关税政策影响特定产品,采取短期、定量的保护性收购措施或者临时特别税率。在特定情况下,中国可考虑在力所能及的基础之上,根据国内需求和橙汁的国际市场价格,对巴西橙汁进行保护性收购或者实行单方面的临时特别税率。这有助于实现两国在特定商品贸易上避险互助,加强互惠共赢关系。

第三,扩大农业初级产品及其下游产品贸易。中巴两国应进一步加强农业初级产品领域的双边合作,积极拓展鲜果及其下游产品的市场规模。中国企业可以围绕扩大柑橘类鲜果、果酱、罐头类产品的加工、生产和销售,与巴西柑橘生产商、销售商建立合作关系。通过扩大下游产品的生产与贸易,不仅可提高对柑橘鲜果的整体消耗,从源头上缓解橙汁产量过剩和滞销问题,也能为中国市场带来更多高品质农产品,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的消费需求。

第四,加大科研投入,创新产品以规避高关税。两国企业应加大在产品创新领域的科研投入,开发具有市场潜力的新型产品,从而改变产品所适用的税率。例如,面对美国新关税政策对巴西咖啡出口带来的压力,以及中国对非冷冻橙汁较高的进口税率,中方企业可在巴西本地投资生产诸如罐装橙汁美式咖啡等新产品,既可在巴西本地销售,也可返销中国市场。此类新产品不被归类为非冷冻橙汁,有望规避高关税适用,从而降低出口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橙汁美式咖啡等便携饮品亦符合中国消费者的口味偏好与消费习惯,有助于拓展巴西橙汁和咖啡在中国市场的商业空间。

[作者分别系西南科技大学拉美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巴西圣卡塔琳娜联邦大学(UFSC)法律科学中心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院博士生;本文受国家留学基金委2024年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资助,是西南科技大学博士基金项目《巴西税法制度研究》(项目编号:24sx7113)的成果之一。]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 通讯地址:北京市三元西桥中国贸易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