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第A7版:法律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A7版            法律
 
今日关注

2025年9月1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保护“老字号”:莫让一时“争利”毁百年基业

来源:中国贸易报  

莲香楼的命运,是中国千千万万老字号生存图景的缩影。从1889年始创至今,它承载着广式点心的匠心技艺、岭南饮食的文化记忆,也见证了时代变迁下传统品牌的沉浮。面临僵化困境之时,民营资本临危受命,以近7000万元真金白银接盘,并持续投入超三亿元用于品牌重塑、产能建设与非遗传承,让百年老店重焕生机。

这本应是一段各方协同、携手激活文化的佳话,但现实却走向了反面。随着“莲香楼”商标权与企业经营权分离,一场“一女二嫁”式的产权困局悄然上演:一边是实际运营者倾尽全力擦亮品牌,另一边却是商标持有方自行经营、许可第三方使用,甚至对原经营主体设置重重壁垒。消费者难辨真伪,市场秩序混乱,正宗技艺与品牌声誉面临稀释风险。

这不仅是商业纠纷,更是对“中华老字号”公信力的严峻挑战。老字号之所以“老”,在于其历史延续性、工艺独特性和文化认同感。这些价值并非凭空而来,而是由一代代经营者用时间、资金和信誉累积而成。若允许商标权脱离实际经营主体,随意授权、分割使用,无异于割裂品牌灵魂,将文化资产异化为可交易的“壳资源”,最终导致“牌在魂不在”。

保护老字号,不能只停留在名录认定和政策口号上,更要构建清晰、稳定、可预期的产权制度。首先,必须厘清商标权、商号权与经营权的关系,承认长期实际使用并持续投入者的合法权益。其次,应推动老字号产权制度改革,避免“所有权归政府、经营权归企业”的模糊地带滋生争议。对于历史遗留问题,宜采取协商回购、股权整合等方式实现权属统一。最后,维护公平与合法秩序的同时,相关部门、经营主体更应本着“老字号”长远发展为要,携手擦亮“金字招牌”,共同协商解决之道,共同维护市场竞争环境。

“老字号”不是某一方的“唐僧肉”,而是全社会共同的文化财富。它的振兴,离不开政府引导,更离不开市场主体的深耕细作。倘若只算眼前利益账,不顾品牌长远发展,任由内耗侵蚀其价值,那么即便今天侥幸“过关”,明日仍可能再度跌落神坛。

从某种程度上讲,保护老字号,就是保护我们的文化根脉。莫让一时“争利”毁掉百年之基。唯有尊重历史、敬畏品牌、守护诚信,才能真正让“中华老字号”历久弥新,香飘百年。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 通讯地址:北京市三元西桥中国贸易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