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创新驱动中企出海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钱颜
9月11日,2025年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国际大会于2025年服贸会期间举办。会上,相关部门发布了《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服务业统计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海外知识产权保护案例评析》(以下简称《案例评析》)《北京市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行动方案》等一系列重要内容,以精准数据呈现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现状,以及行业对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保障合法权益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与会专家表示,当前全球创新格局深度调整,知识产权已成为衡量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希望各方共同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知识产权服务业激发多领域发展活力
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卢鹏起表示,知识产权服务业涵盖代理、法律、信息等多业态,贯穿知识产权制度运行各环节,是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高效益运用、高标准保护、高水平管理的重要支撑,也是促进科技创新和国际贸易的关键力量。我国高度重视该行业发展,《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等政策文件将其放在突出位置,从机构培育、业态拓展、人才培养、行业监管等方面作出部署,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发布的《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内容不断深化,促进转化效能明显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中,42.6%为我国市场主体“走出去”提供知识产权服务,35%服务境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56.3%参与企业市场竞争策略制定与商标品牌布局,87.6%开展转让、许可服务,42.5%开展商标品牌培育服务。服务需求正从传统代理业务向成果转化、价值实现端转移,成为服务创新发展的关键支撑。同时,数字化工具在服务效率提升、质量管控等环节的应用不断深化,推动服务模式创新,行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持续加快。
“知识产权既是推动创新的核心动力,也是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基石。当前,全球经济正朝着创新驱动、绿色转型的方向加速迈进。从数字技术到文化创意,从前沿制造到跨境贸易,每一个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知识产权的保驾护航。”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周晓燕表示,商务部等6部门发布的RCEP高质量实施指导意见,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列为重点任务;在优化外资环境上,我国已全面取消商务领域外资企业审批备案,并强化外商投资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保护。这为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清晰路径,提供了广阔空间。
北京互联网法院副院长赵长新表示,在服务贸易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变革背景下,健全有效动态发展的知识产权制度和完善高水平司法保护,已经成为推动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促进创新要素有序流动的关键支撑。知识产权服务业、司法服务领域要与各界协同协作,走深走实,共同探索高水平知识产权保护路径。
创新支撑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一处处长邓仪友表示,知识产权服务业作为连接创新主体与审查部门的关键桥梁,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是促进产业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力量。如积极向立法部门反馈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诉求、将服务市场主体创新发展的实践经验转化为法律条文;通过技术方案挖掘,帮助企业将技术创新转化为高价值专利,显著提升知识产权申请授权质量与效率;帮助国内企业在世界各国获得知识产权,有力支撑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有效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和激活知识产权价值转化的市场动能,也是知识产权服务业的重要优势。邓仪友分享称,在一起医疗器械专利侵权再审案件中,某机构代理团队通过技术检索与无效宣告程序逆转败诉局面,成功无效掉涉案专利权,展现了代理机构在复杂技术争议中的高超法律能力;在技术交易过程中,某知识产权代理机构通过专利导航分析,帮助某研究所将液流电池技术转化为全球市场占有率超60%的产业化成果,其专利组合支撑国家示范项目落地,并主导制定9项国家标准与1项国际标准,实现了有效的知识产权商业化运用。
在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搭建国际交流合作沟通桥梁过程中,我国知识产权代理机构也起到关键作用。记者了解到,在2024年AIPPI世界知识产权大会期间,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等机构积极协调并发挥职能,为会议举办作出了重要贡献。
国际知识产权律师联合会副会长迈克尔·凯恩表示,随着前沿技术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带来的知识产权问题日益凸显,对全球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与创新生态稳定构成新考验。知识产权服务行业要加强国际协作,共同研判共性难题,形成专业解决方案,推动形成有效的保护框架,引导企业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和风险防控机制,为各行业健康发展筑牢知识产权服务支撑。
邓仪友表示,未来,希望知识产权代理机构与国际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行业组织和多边合作平台加强深度交流与协作;鼓励行业协会牵头建立多边交流合作机制,形成跨境业务沟通与协作的常态化渠道;期待代理机构加强与海外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仲裁调解组织及专业机构的沟通交流,提升处理国际争议能力,增强我国知识产权代理行业在国际市场中的服务协同与规则适应能力;支持代理服务机构通过设立海外分支机构、并购当地服务机构、与国际知名机构建立业务联盟等方式,快速获取境外执业资质与网络,建立国家主要贸易投资目的地的服务网络,形成与市场主体“走出去”战略相适应的服务支撑格局。